第1章 姹紫嫣紅開遍(1 / 2)

“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以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朝飛暮卷,雲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

常悅閣裏傳出的昆曲清明悠遠,總能讓聽的人流連忘返,回味無窮。橙紅色的夕陽下影子拉得老長,遠處幾個趕路人皆是行色匆匆,麵露頹色,到常悅閣下抬頭望了望,唏噓一番,而後匆匆而過,並沒有心思欣賞這水磨調裏的韻味,畢竟於這亂世,四處可見硝煙下的難民乞討,駐足聽曲兒這種事太過奢侈,非普通人所能享受。

現在是1935年,已然戰火不斷,國局動蕩,內有政權爭奪,外有日軍侵襲,蘇州城本還繁華,城內少見煙火爭奪,倒是常常能看見日本商人出入,雖不知局勢如何走向,但表麵上看也還是個安全之地,常悅閣是這蘇州城中出了名的風月之地,雖在此亂世卻總是會傳出些曲調聲,伴隨著陣陣起哄聲,讓人對那個地方浮想連連,盡管戰事不斷,可還是有數不盡的公子哥白天黑夜的泡在這裏,大把的扔錢以快活度日,仿佛眼前的硝煙國難與他們處於兩個世界。

“這日子還怎麼過,家裏老的老小的小,外麵也尋不到個賺錢的營生,我早知道嫁給你是要在土裏刨食的,可哪知道連肚子都填不飽,當初我嫁給你的時候,那也是這一片出了名的,還不是你三聘四請的求著娶我,看看現在過得這叫什麼日子……”

城東的一條小巷子裏,一個穿著青色花襖的中年婦女靠在院牆上指著身旁蹲著的老漢叫喊著,尾音拖得老長,發出那種尖銳刺耳的聲音,還不時的戳戳老漢的頭,嘴上罵罵咧咧的沒有個完,老漢隻偶爾用眼睛瞟了瞟,卻也不言語,屋子裏的老人吧嗒吧嗒的抽旱煙,眼瞼低垂著也不出聲,地上兩個七八歲大的孩子在玩泥巴。

杜淩晗坐在炕上,望著院子裏的磨盤跟牆角成堆的磚塊,長長的歎了口氣,手不自覺的揪扯著洗得泛白的袖子,剛剛那個聲音尖刺的中年婦女便是杜淩晗的舅母,杜淩晗自父母去世,便一直住在舅舅家裏,原本舅舅在城裏開了個鋪子,生活過的也算優渥,隻可惜時運不濟,那鋪子早被日本商人占了去,象征似的給了些銀錢,這一大家子的吃穿早就讓那點不多的銀錢空了,近來舅母罵人的次數也是越來越頻繁了,他們住的這條巷子,四處灰暗,殘壁破敗,在這住的人基本都是幾代靠種地為生的農民,本就沒有什麼積蓄,又趕上戰爭時期,日子過得十分拮據,所以時常就會有些哭訴聲。

“你們看人家前麵巷子裏的孫家丫頭,不過就會哼哼兩嗓子,在常悅閣裏唱了兩天,這不就讓陳家的少爺看上了,一家子跟著吃香的喝辣的,那過的才叫日子呢!”

聽見舅母特意拔高了聲音說話,杜淩晗曉得這是在說給自己聽呢,自己會唱昆曲,並且唱的還算有韻味,舅舅與舅母一直都希望杜淩晗也能像前巷的孫家姑娘一樣去常悅閣唱曲,說不定也能像人家一樣尋個有錢人家嫁過去,再不濟還能賺些銀子補貼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