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中國資本投資海外足球
今年1月,曼聯正式和中國兩家企業簽訂了一份讚助協議,除了娃哈哈集團外,另一家是中國建設銀行,兩項合作簽約的合同年限都是3年。
浙江工商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範鈞解讀說,中國企業和世界頂級俱樂部以及球星的合作,是大勢所趨。近年來,隨著體育運動的普及,各種運動明星在國內的知名度也越來越高,同時消費者對健康生活、強健體魄的重視度也越來越高,請體育明星或明星團隊來代言是目前比較流行的做法。
但這僅僅是中國資本進軍歐洲豪門的原因之一。西方長時間被籠罩在經濟危機的烏雲之下,這時候中國資本對於豪門來說有巨大的吸引力。此前傳出過中國企業要購買英超俱樂部的消息,在聽到這個消息後,英超聯盟秘書長科沃德就公開表態,歡迎中國的資本來投資英超。而習近平總書記對足球的喜愛,或許也成為中國資本投資足球的催化劑,在看到中央對搞好足球有了很大的決心後,企業也肯定願意把更多的錢投到足球上。
去年8月,國際米蘭通過俱樂部官方網站宣布,與中國鐵路建設集團達成協議,中鐵建設成為國際米蘭第二大股東,將幫助國際米蘭建設新球場。國際米蘭足球俱樂部一直比較重視中國市場——一方麵,早在幾年前,國際米蘭就曾邀請中國球員王大雷和張誌釗前往該俱樂部試訓,並和中國一些青少年足校展開交流與合作;另一方麵,對於中國市場的“真金白銀”,國際米蘭也顯示了關注,比如前兩年於北京鳥巢舉行的意大利超級杯決賽中,國際米蘭就曾身穿中文字樣的倍耐力輪胎(球衣讚助商)現身中國進行比賽,以吸引中國投資者的關注。
去年年底,有巴西媒體報道中國工商銀行將和巴西豪門格雷米奧俱樂部達成協議,冠名格雷米奧落成的新球場,並成為球衣廣告讚助商,費用合計每年高達3400萬雷亞爾(約1.05億人民幣)。中國工商銀行之所以有望成為第一個在海外投資足球的中國國企,還要追溯到2010年巴西的金磚四國峰會。當年中國和巴西簽署了能源與金融方麵的合作協議,巴西已成為中國第十大貿易夥伴,中國則是巴西第一大貿易夥伴,未來實現兩國間貿易以本幣結算是兩國在峰會上確立的金融戰略目標。這次合作協議意味著金磚國家銀行合作機製的正式成立,不僅讓此前就已進入巴西市場的國家開發銀行受益,也為中國銀行和工商銀行進入巴西打開了大門。當年工行就已計劃在巴西開拓業務,擬在聖保羅設立全能型服務銀行,前期啟動資金為1億美元。工行是繼2009年2月中國銀行在巴西開設分行後,第二家進入巴西金融市場的中資銀行。工行對拉美市場的興趣源自2011年8月,工行以6億美元價格收購了南非標準銀行在阿根廷80%的股權。成為第一家在阿根廷經營的中資銀行後,工行很快就將目光投放在巴西市場。
隨著西班牙足球獨步天下,中國企業也把目光投放到了西班牙足球上。在中國的運動裝備企業李寧連續出資讚助塞維利亞等多家西甲俱樂部後,另一中國品牌特步也進入了西班牙足球市場。去年比利亞雷亞爾官方宣布,他們與中國企業特步達成協議,特步的標誌將取代彪馬出現在比利亞雷亞爾的球衣胸前,特步集團將為“黃色潛水艇”一線隊和各梯隊提供全套的運動裝備。而在比利亞雷亞爾的球衣上,還出現過新浪微博和人人網的廣告,這家西班牙俱樂部在中國可真是撈了不少錢。遺憾的是,比利亞雷亞爾在上賽季降級,不過中國企業將會繼續延續對他們的讚助和支持。另外還有不少中國企業和西班牙俱樂部合作的例子,比如華為和西甲馬德裏競技俱樂部簽訂讚助協議,晶科能源也和瓦倫西亞俱樂部進行了合作。
在這股足球浪潮中,無論是國企還是民企,都表現出了投資海外足球的巨大興趣。可以預計,隨著中國高層對足球的關注,隨著足球在中國熱度越來越高,隨著中國實力的提升,會有很多的中國資本進入歐美豪門,甚至不排除有中國老板買下五大聯賽的球隊。歐美俱樂部得到了他們期待的資金,中國企業得到了宣傳——對於中國企業和歐美俱樂部來說,這無疑是一個雙贏的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