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跨越業績增長的生命周期(1 / 1)

跨越業績增長的生命周期

第一生活

作者:胡豔麗

處於世界政治、軍事、能源、環境、科技、金融發展的大變局之中,沒有一家企業能置身事外,以不變應萬變。

《跨越S曲線:如何突破業績增長周期》一書所要探討的正是企業應該如何突破業績增長生死線,實現持續卓越成長。同時作者以翔實深入的案例分析,細細點數世界範圍內明星企業的成敗得失,指出在業績增長顯性S曲線之下尚有競爭、能力、人才三條隱性曲線。

該書分為“攀登S曲線”和“跨越S曲線”兩部分。“S曲線是指企業在最初階段規模較小,服務於幾個客戶,隨著新產品逐漸大眾化,企業迅速擴張並最終達到巔峰,而當市場走向成熟時,企業步入平穩發展的過程,整個過程體現為S形” 。

在攀登S曲線部分,作者著重講述了如何培養強大的“市場洞察力”,同時指出“BEMI很少會在短期內引起大幅增長”,它具有後發效應。這對於以一年或者三年為一個考核周期的企業首席執行官來講,往往是難以逾越的洪溝,他們即使可以預見市場先機,也未必願意為此投入資源及精力,采取行動。從人性的角度,沒有哪個人願意犧牲個人的利益而成就他人看不見的未來。不可否認,截至目前為止,扼製企業高管的短期性行為,令幾代高管不遺餘力為企業的長期願景服務,仍是一個世界性難題。在本書中,作者解決了培養企業市場洞察力、整體業務的基準勝任能力、人才的招聘培養等問題,但就企業持久發展與周期性業務考核之間的矛盾如何化解,也僅是點到為止。

在跨越S曲線部分,作者以識別競爭、能力、人才三條曲線為引,闡述企業在危機中生存的法則。以競爭S曲線為例,作者便以為市場邊緣戰略、組織邊緣戰略、控製邊緣戰略為突破點,闡明在多樣化的市場中,如何以奇製勝,從邊緣突襲實現業務的散點滲透,直至在S曲線的突破點上實現強勁上行。作者批判了那種認為規模產生競爭力的想法,指出在市場實踐中,規模在很多時候往往意味著更多的投入、更低的效率、更緩慢的市場應變力,規模隻有在適度的時候才是企業發展的助力器。例如星巴克的門店數量,絕非越多越好,多向分流的結果是讓所有的門店失去活力。

成功認識、利用並跨越三條隱性S曲線,在企業先期業務仍然走上升通道之際,提前為走出下一輪上揚行情積蓄能量,超越業績S曲線死亡周期,超越單一項目、產品短暫生命裏程,當成為企業與追求業績增長雙線並行的一項常態化工作。那種在發現人才大量流失,市場拓展陷入低迷、市場競爭力疲軟之際才慌忙啟動的應急預案,往往已經難以拯救企業大廈於將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