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1(1 / 2)

一個小孩,他毫無目的地笑著。

一對夫妻,他們沒有交談,隻是忙著收拾自己的補鞋攤。

一個中年婦女騎在自行車上,頭上紮了四個小辮子。

一個衣衫襤褸的男人,他哼著調子,漫不經心地往前。

一個老婦人,她在翻垃圾桶裏的塑料瓶。

一個老頭,被他的狗拉著很快地跑。

一片草地,青翠茂盛,長滿了各色的花。

一朵花,開在了晚風裏,靜靜地,芳香四溢,沾滿整個夜空。

我滿懷希望地來到這座陌生的大城市。我是個不能見陽光的正在生著病的任性的姑娘。

因為我的病,父親托付朋友幫我在醫院附近租了合適的房子,但我執意要搬到這個小鎮,隻因為父親曾經提起過它。

我蟄居在這個小鎮,像隻偶爾出來覓食的小動物,惶恐不安,但又滿心期待。清晨、傍晚,我時常漫步街頭小巷。

沒有什麼行人,也沒有幾輛車,偶爾有一兩輛自行車慢悠悠地駛過,大家都會不經意地又刻意地看看。

小鎮一直都在,多少年了,不知道,我來的時候它就已經在了,我還沒有來的時候它就已經存在很多年了。

它的街道兩邊,曾經都是整齊的騎樓。騎樓的二樓都是木質的,木牆、木窗,木地板,連屋頂也是木頭結構的,你從樓下經過時,仿佛能聽見因經年風雨侵蝕而發出的不知是嗚咽的還是咯吱的聲音。你也會想象著,這木樓上可能住著怎樣的一個女子,是整日詩書女工待字閨中的少女,還是春日凝妝憑窗眺望的閨中少婦,抑或者是一位深藏不露皓首紅顏的老婦人。這木樓讓人有太多遐想,引發了多少好奇與探秘,但我跟各位一樣,從來沒有上去過,我是個外鄉人。

騎樓的一樓都是有門麵的,就是現在的商鋪,麵積大小不一,現在的房價高企,可能大多因為麵積太大,見過的大多被隔成前後兩間房,合理利用才不會浪費,這很符合廣東人經濟先行的特點。這樣,我還是不知道騎樓的一樓到底有多大,我也沒有走進過任何一棟騎樓的一樓的門麵的裏間。

雖然這條街道經年月的洗禮,已然有不少坍塌的頹牆,旁邊還若無其事地張曼著一些不知名的野花野草,但它的塵封的歲月的味道卻日漸彌漫,吸引了不少好古的老遊客。

隻是可惜,在一些衰頹的舊址上,來了衣著光鮮的年輕人,三兩月,就有一幢別墅般的樓房拔地而起。新的樓房金碧輝煌,有時裏麵傳來巨大的時下流行的音樂曲調,洋房的氣質跟騎樓格格不入。沉默的,堅守的,沒有人會否認騎樓的靜美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