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發配東北(1 / 3)

1964年,這一年發生了太多太多的事情,四川省鹽源彝族自治縣成立,台灣湖口兵變,最高人民法院裁定提前釋放3名日本戰犯,在中國關押的日本戰犯已全部釋放...還有我成人了。

在這年月,其實15,6歲就算成人了,但是因為母親是書香世家,我也算是‘嬌生慣養’,拖拉了兩年。

父親當年是個軍人,有著愛國的一腔熱血,他想讓我去部隊曆練曆練,完成他未走完的路。

但是我一萬個不願意,可是又沒有更好的出路,就這樣,我倆父子杠上了,整天大眼瞪小眼的。

一晃,半年很快就過去了,我也在家遊蕩了半年。

當時那社會,上過兩年學的,就被稱為知識分子,我這初小文化,整天遊手好閑,就讓人盯上了,要問原因?問誰去?

兵沒當成,無緣無故從城市裏發配下鄉,做知青。

一夜未眠,父親的白發一夜多了許多。

臨近上車的時候我又跑了下來,給父母跪下了,母親爬在父親的懷裏哭,父親也眼睛紅紅的,我磕了頭,突然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走這條路,也許再見到,難。

起身了,我不敢回頭,我知道,火車的嗚鳴聲,將帶走父母的心。

車廂很安靜,人很多,有男有女,都不說話。畢竟,去東北,誰的心情都不是很好。

車上有領導,不是一個,其他車廂我不知道怎麼回事,但是我這車廂有著十幾個,因為他們都穿的是中山裝,和我們這些小年輕一比,很明了。

我的領導是個中年男人,姓周,他見了我,示意我坐到他身邊,有座位。我點了點頭,坐到他身邊。

“知識青年還流淚!”領導很幽默,笑著說。

“就是,哥哥我打小就沒哭過,飽讀聖賢書,淚從不輕流!”領導對麵有個小哥,年齡不大,嬉皮笑臉的。

我沒有說話,也不知道說些什麼,沉默著。

我坐下了,領導卻起身了,我看見有人像他招手,是其他組的領導人招呼他。

領導這一走,那小子似乎歡了許多。

“你知道咱們去乃嗎?”他問所有人!

“不是東北嗎?”一個女知青,手裏拿著一個小筆記本,推了推戴著的眼鏡。

“屁話!當然是東北,你知道東北乃嗎?”這小子不靠譜的罵罵咧咧,惹得那知識女青年反感。

沒人接茬,這小子給人不靠譜的感覺。他也不在意,一下子竄到了領導的位置,我身邊,一把摟住了我脖子。

“我告訴你兄弟,我們去長白山開荒?”

很多人都看了過來,其中有著很多領導,他聲音不小,有種嘩眾取寵的味道。見人多望他,他洋洋得意起來。長白山開荒?這倒是沒想到,我以為是下鄉插秧,栽苗什麼的,這開荒可真是真意外。

......

一路上不算寂寞,那小子名叫潘兵,潘兵的性格開朗,時長的玩笑,這一節車廂都打成了一片。

後來到了吉林,聚集的人越來越多,來自各地,領導們開始分組帶人。

我,潘兵,被潘兵嗆的女生陶穎...一組。

倒車,換車,終於,我們這一群人到目的地了。

還真是長白山這一帶,很冷,凍得我直打哆嗦,其他人都好不乃去,就唯獨潘兵不知道從哪裏弄出來的軍大衣,我們很是羨慕。

“嘿嘿,哥哥早有準備!”潘兵這小子很是得意,扭著身子,走在隊伍的最前麵。

還別說,真像那麼回事,我這領導也有些意外,這軍大衣,好東西。

臨近村莊了,天似乎越來越冷,這村子在山裏。

領導的舉動嚇了我一跳,他躍到了一塊大石頭上,拿著一個小本本高喊“同誌們,我們的新中國來了!我們要為黨和人民提前鋪墊,我們破舊迎新,提高民眾的思想...”

周傑喋喋不休,看得我一愣一愣,其他人則是跟著呼喊著,特別陶穎,激動的都流下了眼淚。

“領導說得對!我們都要聽領導的!衝啊!”潘兵很是興奮的狂喊著,但自己卻沒動,其他人一擁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