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443章 番外十四(1 / 2)

老六姓宋,參加革命前,也沒有什麼正經名字,因為是家裏的第六個孩子,所以就老六老六的叫著。

說是有六個孩子,最終真正站住的隻剩下老六和他的姐姐二娘。

老六出生在內亂的年代,民不聊生、國之不國,百姓生活困苦,吃了上頓沒下頓。姐弟倆父母去的早,互相攙扶著長大,二娘到了說親的年紀,雖然營養不良,但勝在家裏人口簡單,也被媒婆踏破了門檻,二娘沒別的條件,要想娶她,必須帶著弟弟。這麼一個條件讓很多人家止步,現在家家都不富餘,誰願意多養活一口人啊。

好容易挨到二十,鄰村一個比二娘大五歲的後生同意了二娘的條件,倆人也沒準備太多的儀式,湊在一起吃頓飯、做件新衣裳就算成了親,十二歲的老六也跟著姐姐來到了鄰村生活。

老六從小就是個野孩子,二娘忙著生計也顧不上管他,他走東家串西家,上樹掏蛋、下河摸魚,又跟村裏的一個武生學了不少拳腳功夫,最後打遍周圍村屯無敵手,居然成了附近的孩子頭。

二娘所嫁的村子背靠著山,村裏孩子沒事就到山裏尋摸吃的,也勉強能填飽肚子。

在二娘嫁過來的第二年,村裏最闊氣地宅子被擴建,老六爬到樹上看見院子裏的房子是三進三出,比他原來住的村子的地主家還氣派。

“六哥,六哥,大宅子來人了。”三胖氣喘籲籲地跑來。

老六正在山上的樹林中找鳥蛋,聞言從樹頭探出頭,“哪個大宅子?”

“就是咱村裏的大宅子,今天來了好多輛車,卸下來好多人和東西。”三胖抬頭喊著。

老六三兩下從樹上溜下來,“走,看看去。”

村民們圍著馬車看熱鬧,孩子們在人群中跑來跑去,熱鬧程度堪比過年。

老六在人群中找到二娘,二娘抱著兒子給弟弟擦著汗,“你這一上午又跑哪兒瘋去了?”

老六從兜裏掏出鳥蛋塞給姐姐,二娘推讓,“你自己留著吃吧。”

“我等會兒再去林子找,這些給大寶煮了吃。”

大寶就是二娘的兒子,剛剛六個月,看見小舅舅,高興地向他撲來,二娘擔心老六抱不住他,忙不迭地將蛋塞好,安撫孩子,“媽媽抱啊。”

“姐,你回去給大寶煮著吃吧,我到前麵看看熱鬧。”老六說完,滋溜一下就消失在人群。

裝貨的車子周圍有人把守,穿著整齊地下人來往於院內院外,卻不見喧鬧和忙亂,一看就受過嚴格訓練。

車上的東西都裝著箱,想看也不知道裏麵裝的什麼,老六看了一會兒就覺得沒意思,三竄兩竄就到了宅子後麵,“蹭蹭蹭”幾步爬上樹,滿意地倚在樹枝間,還是這裏視線好啊。

院子中間修了一個池塘,裏麵已經種上了荷花,池子邊上,一個小姑娘正往水中拋著什麼,惹得池子裏的魚一個勁兒的歡騰。

“我的小姐,趕緊回屋吧,等會兒老爺到了還得請安呢。”一個中年女人過來,拉扯著小姑娘。

“我知道了王媽。”小姑娘放下手中的魚食,“爹爹不是說晚上才能到嘛。”

“說是改了時間,等會兒就到。”

小姑娘起身,老六終於看清姑娘的臉,嘴裏嚼著的樹枝“啪嗒”一聲掉下來,小姑娘鵝蛋形地臉,眉眼精致,不同於他們的蠟黃,臉蛋是那種健康的緋紅,走路不緊不慢,說話也是不快不慢,讓人聽著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