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進退維穀(1 / 2)

電話裏,黃德亞的聲音焦慮而又嘶啞:“董事長,出大事了,天然氣公司閑職人員的名單被泄露出去了,貼的市委大院滿院子都是。

接這個電話的時候,胡建輝正在吃早餐。他放下筷子,用紙巾擦了一下嘴,拿著手機上了樓。

來到自己的房間,胡建輝問:“你了解一下,那份名單上一共有多少人,是什麼人的關係。”

黃德亞說:“好,名單上大概有七十多個人,至於都是誰的關係,目前還不清楚。”

掛斷電話,胡建輝在房間裏轉悠著,他在思考這個突發事件的應對辦法。

開始收購天然氣公司的時候,有人曾經跟胡建輝打過招呼,讓他保留天然氣公司原有的閑職人員。當時胡建輝也沒有考慮太多,就爽快地答應了。他以為這些人員不會太多,有可能是幾個,也可能是十幾個或者幾十個。這些人應該跟中州市的最高層有關係,保留他們的待遇,對未來平江集團的發展應該是有好處的。

正式接手天然氣公司之後才知道,原來這些閑職人員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總人數有四百六十多個,就按每人每月需要開支兩千五百元計算,一個月平江集團就要支付一百多萬,一年下來,就是將近一千五百萬。如果再加上其它的福利待遇,為了養活這些人,平江集團一年下來至少要支出兩千萬。

這個數字讓胡建輝嚇了一跳,按道理說,平江集團與政府官員的這種交易,應該建立在互利共贏的基礎之上的,甚至可以說,這種交易應該讓胡建輝沾到便宜才行。因為胡建輝畢竟代表的是他自己的利益,而政府即便受了不小的損失,也與個人沒有任何關係。

剛開始收購的時候,省裏那家評估機構給出的評估價是一億兩千萬,這個評估價的水分有多大,相信每一個參加資產出讓的政府官員都心知肚明,他們之所以采取默認的態度,其實就是為了讓平江集團沾足了便宜。平江集團能夠沾到便宜,他們也可以從中撈點好處,或者把這個做為籌碼,與平江集團做交換。把那些閑職人員保留下來,就是他們做為交換的條件之一。

沒想到半路殺出個程咬金,溫博章的幹預,讓平江集團的利益遭受了巨大的損失,這還不算,讓胡建輝更沒想到的是,那些閑職人員居然有四百多人,如果這樣計算的話,平江集團在這次的收購案中不僅沒有撈到絲毫的便宜,反而吃了大虧——一年兩千萬,十年就是兩個億!

靠!

胡建輝這時候才明白,像天然氣公司這種穩賺不賠的企業,怎麼可能會連年虧損呢?光閑職人員這一項,天然氣公司每年就要額外地開支出去兩千萬,另外像這樣的暗中貓膩還有很多,這樣的搞法,即便是利潤再高的企業,到最後也會賠的底掉。

胡建輝搞的是個體企業,他所有的行為,都要圍繞著賺錢這個基本方向,既然這些閑職人員已經成了平江集團的最大負擔,那就必須清理掉。

前段時間,胡建輝讓手下人對這些閑職人員的關係背景做了一些調查,他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要通過排查,先清理掉一批後台不是太硬的閑職人員,然後觀察一下這樣做的後續反應,如果沒有什麼大的問題,再接著進行第二階段的清理。

第一批清理掉的有五十多個,這裏麵,有原來天然氣公司的高層們的關係戶,還有這些高層與其它單位進行利益交換的派生關係,另外一些,就是像蘇樂媽媽這樣的,既與介紹人沒有太密切的個人關係,同時介紹人也沒有很深厚的個人背景。

此時此刻胡建輝心裏有了一個想法,既然這件事已經被披露出來了,那麼就索性一次性地把所有應該清理的人全部清理掉。這樣做,不僅會讓那些被清理的人覺得這是平江集團的無奈之舉,同時也免除了許許多多的麻煩。當然,最重要的還是給平江集團減少了許多負擔。

現在胡建輝唯一擔心的是,這七十多個人當中,有沒有關係背景特別深的人。如果有,那他就不能采取進一步的行動。雖然他要清理閑職人員,但該保留的還是要保留的。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一方麵是出於對關係背景的忌憚,另一方麵,把這些關係背景非常深厚的人閑職人員繼續留在身邊,對平江集團未來的發展是有很多好處的。

如果這七十多個人裏麵有這種關係背景非常深厚的人,那處理起來就複雜了,這樣的話,就把他的計劃全部打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