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驚天秘密(1 / 2)

劉岩在調查當中發現,中平線公路工程現在的建築承包商叫孫衛國。在這次調查過程當中,劉岩還發現了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孫衛國每承包一個道路工程,總是讓一個叫陳國偉的水泥供應商供應水泥,換個角度說,陳國偉在給公路工程供應水泥時,隻跟孫衛國的建築公司合作。如果孫衛國的工程忙不過來,陳國偉寧願放棄這筆生意不做,也從來不跟其他的建築商合作。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經過進一步的深入調查,劉岩發現了一個驚天的大秘密——陳國偉在水泥供應上偷梁換柱,以次充好,已經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

為了保守這個秘密,陳國偉隻能選擇與長期的合作人孫衛國合作。孫衛國之所以不顧一切地拿下這個工程,也是處於保守這個秘密的需要。從這一點就足以說明,孫衛國在陳國偉那裏拿到的利益,肯定要比按正常的承包費當中獲取的利益多一些。

當然了,他們也不敢對工程質量太兒戲了。這裏麵還有另外一個秘密,就是讓工程的預算土方量與實際土方量之間有一個巨大的差額。隻有超幾倍的水泥投放,才能部分抵消因水泥質量的低劣對工程質量帶來的負麵影響。

這樣的話,一個新的問題就出來了。要讓工程的預算土方量和實際土方量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額,就必須有一個公路管理局的內部人員來幫助做手腳,這個人還不能是普普通通的工作人員,他必須在公路管理局掌握著很大的權力。劉岩在調查當中發現,孫衛國和陳國偉在公路管理局裏的關係人,就是局長助理楊天放。

後來劉岩又發現,公路管理局紀委書記方寒博在下麵也有像孫衛國和陳國偉這樣的建築商和原材料供應商。方寒博在下麵的原材料供應商叫魏守民,是專門供應石灰的。劉岩還了解到,魏守民供應的石灰和陳國偉供應的水泥一樣也存在著一些貓膩,但因為客觀條件的限製,石灰裏麵的貓膩遠遠沒有水泥裏麵的貓膩大,魏守民供應石灰的利潤,相比之下比陳國偉供應水泥的利潤小多了。

這個發現讓劉岩產生了一些想法,如果能夠找到合理的借口,把中平線使用的水泥換成石灰,將會在公路管理局內部引起一場怎樣的風波呢!

為了穩妥起見,劉岩查了一下資料,先從質量管理的角度研究了一下替代的可行性。結果發現,這樣的替代沒有任何問題。

接下來,就是考慮具體的操作了,劉岩詳細向顏伯清交待了自己的一些想法。之後,又向顏伯清談了這樣做可能產生的後果。這件事情,從客觀上看是用石灰代替了水泥,也就是把水泥供應商陳國偉拿了下來,換成了石灰供應商魏守民。而在公路管理局內部,則是把楊天放手裏握著的特權給剝奪了,給了方寒博。

這件事,就算是陳萬青居中調停,他能擺平各種利益關係嗎?

讓魏守民供應石灰,方寒博這邊他得有所表示吧,而這個生意等於是方寒博從楊天放手裏搶來的,楊天放這邊,他也不能視而不見。最主要的是孫衛國那裏,孫衛國在工程承包費上一點利潤都沒有,全靠著陳國偉供應水泥的利潤來填補,陳國偉給孫衛國多少,魏守民一點都不能少給。

這樣一來魏守民的難題就出來了,原來他隻要照應好方寒博一個人就行了,現在又多了楊天放和孫衛國,他能同時擺平這麼多人嗎?

最關鍵的問題是,魏守民供應的石灰根本就沒有陳國偉供應的水泥那麼大的利潤,他拿什麼給孫衛國?另外,楊天放的胃口估計已經被陳國偉給喂大了,魏守民就那麼一點點利潤,能滿足楊天放的胃口嗎?還有方寒博這邊,原來他給人家多少,現在還得給多少,魏守民恐怕根本撐不住。

這種情況,即便是陳萬青出麵調停,恐怕也於事無補。這樣一來,楊天放和方寒博之間的矛盾衝突必然爆發。

聽劉岩這麼一說,顏伯清覺得這個辦法還真的值得一試。

接下來,劉岩又跟顏伯清探討了另外一個問題,就是顏伯清的工作安排不能在公路管理局得到有效落實的問題。但凡是比較正式的工作安排,都必須拿到局務會上進行表決。每次表決的時候,陳萬青那幫人總是會找出各種各樣的借口來攪合。他們之所以是攪合而不是否決,是因為顏伯清提出來的問題完全合情合理,那些人根本就找不到否決的理由,所以隻能攪合了。

對於這個問題,劉岩給出的辦法隻有一個字——熬!

劉岩告訴顏伯清,以後再開局務會的時候,你隻要把自己的意見表達出來,交由局務會討論,便什麼都不要再說,擺出一副這樣的姿態就行了——老子今天提出的這個意見,你們一個個的必須得有個態度,不管是讚成也好還是反對也罷,都得給老子說出個子醜寅卯來。要是不說出個小老鼠上燈台,老子決不散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