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鬆林繼續說道:“剛才我說這個事的時候,特別留意了一下大家的情緒反應。我看到,在座的大多數同誌的反應都是麻木的,甚至是不屑的。大家可能會覺得,個人的生活作風問題,在當今社會早已經不算是什麼事了。我把它當做問題拿出來,是不是有點小題大做了?同誌們啊!我要提醒大家的是,領導幹部工作上的腐敗,十有八*九都是從追求奢靡的生活開始的。社會對這種現象的麻木不仁,更加助長了這種奢靡生活的泛濫。如果不重視起來,將會是非常危險的。我同時還注意到了,在座的常委當中,有一個人的情緒是緊張的,甚至是驚恐的。這個人,就是劉岩同誌。劉岩同誌為什麼這麼緊張呢?是不是他的覺悟比大家高呢?我想不是的。我提出的這個問題,可能觸碰到了劉岩同誌的痛點,所以他才會緊張,才會驚恐。劉岩同誌,我說的對不對呢?”
毋庸置疑,李鬆林的這段話,帶著非常明顯的攻擊性,可是呢,他把話又說的特別隱晦,大家都在注視著劉岩,看他接下來會如何接招破招。
劉岩說:“鬆林同誌剛才這段話對我的觸動很大,領導幹部的生活作風問題,的確是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在這一點上,我跟鬆林同誌的看法是一致的。我覺得,不管是候任的領導幹部,還是現任的領導幹部,組織上都要嚴肅對其個人生活作風問題的監督,一旦發現存在有生活作風方麵的問題,一定要按照法律法規嚴肅處理。我們的宗旨,是為人民服務的,誰追求奢靡的生活,誰就違犯了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那他就必須下台,必須接受法律的懲處。鬆林同誌剛才說的後半段我沒弄太懂,你能不能解釋一下,為什麼要用驚恐這樣的字眼來表述我此時此刻的情緒?”
李鬆林笑了一下,嘴角往下扯的很厲害:
“既然劉岩同誌主動提出了這樣的請求,那我就不客氣了。剛才大家也都聽到了,劉岩同誌對個人生活作風奢靡這個問題的表述是積極的,嚴肅的。可他自己的個人生活作風又是怎樣的呢?在這裏,我向大家透露一個事實。前些時候,我們鈞都市紀委常務副書記鄭華敏同誌,對劉岩同誌的個人生活問題進行了實名舉報,舉報材料上反映,劉岩同誌在個人生活作風方麵非常不檢點,打著談戀愛的幌子,同時跟五個女孩子發生了兩性關係。這份舉報材料,引起了上級領導的高度重視,責成中州市紀委進行了專門的立案調查。當時,劉岩同誌正在中組部跑官,可能無暇顧及這方麵的問題。據我所知,當時的調查進行的很深入,與他有染的女孩子大多數都承認了與他有兩性關係的客觀事實。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就在劉岩同誌返回來的第二天,這份內容翔實證據確鑿的調查材料,突然之間被人為的毀壞了。我想,劉岩同誌應該跟大家一個解釋,這份材料怎麼會突然間被人為的毀壞呢?當事人又因為什麼要毀掉這些材料?”
會議室裏的氣氛一下子變得凝重起來,
劉岩倒是一副不慌不忙的樣子,他說:“鬆林同誌既然提到這個問題了,那我就不得不跟大家解釋一下了。我在京城的時候,的確是聽到了這個消息。當時我也的確是有點緊張,甚至還有一些氣憤。後來我冷靜下來想了想,覺得沒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對我的工作和生活狀況進行監督是紀檢部門的權力,發現問題進行舉報也是他們工作範疇內的事。作為當事人,我應該以平和的心態接受組織部門的調查,把事實真相調查清楚了,對我個人來說反而是有利的。為人不做虧心事,半夜叫門心不驚嘛!正是有看這樣的心態,關於中州市紀委對我的調查,我的態度是超然的。一直到今天,我還以為是調查過程沒有發現舉報材料裏所反映的情況,而不了了之了呢。鬆林同誌如果不把這個問題重新翻出來,我還不知道這裏麵有這麼多的彎彎繞呢。鬆林同誌,有一個問題我有點鬧不明白,希望你能解釋一下。按照組織規程,對在任幹部的紀律調查,在沒有得出調查結論之前,所有的信息應該是秘密的,而對我的調查,是省紀委委托中州市紀委進行的,以你目前的行政級別,顯然不在聽取彙報的範疇之內,那你怎麼就知道的這麼清楚呢?”
李鬆林麵紅耳赤地說道:“我自然有我自己的渠道,我之所以會這麼關心這個問題,完全是出於對你的愛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