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岩當然知道,助磨劑的主要成分,是三乙醇胺和工業鹽,三乙醇胺主要起助磨的作用,而工業鹽,起的則是提高水泥早期強度的作用。
用工業鹽來提高水泥的早期強度,對水泥的整體質量來說,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表麵上看,水泥凝固的也非常好,但到了後期,水泥強度就不會再增加了,這樣說,一部分人好像不容易理解,那咱們就打一個比較形象的比喻,就比如說,一個人參加馬拉鬆比賽,一開始跑的太猛,到最後就沒勁了,甭說是繼續跑了,恐怕連走都走不動,勉強跑,身體就會出現問題。水泥也是一樣,人為的用工業鹽提高它的早期強度,過不了幾年,工程質量就會出現問題,建築工程是百年大計,可使用了摻加大量助磨劑的水泥,十來年之後,表麵上看上去非常堅固的混凝土結構,實際上還沒有土坯結實。
另外,三乙醇胺和工業鹽都是化學試劑,會腐蝕工程的鋼結構,時間長了,那些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建築工程,就成了沒有骨頭的爛坯子、豆腐渣。
劉岩抬眼看了看外麵來來往往的水泥運輸車輛,忍不住問道:“誌強水泥廠也這樣搞嗎?”
楊得意一臉無奈地說:“要不然呢?現在各個廠家都這樣搞,32.5級複合水泥的混合材摻加量,都超過百分之七十了,像這樣的配料,生產出來的水泥能有好嗎?可你要是不這樣搞,就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被淘汰。現在的水泥生產,已經進入了一個怪圈,就是以犧牲質量為代價,一味地強調降低生產成本,然後就降價銷售,水泥的市場價格,已經跟商品整體市場的價格走勢嚴重脫節了,1986年我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水泥的銷售價格是280元一噸,現在呢,已經下降到每噸一百七了,像這種違反市場規律的現象,其根本的原因,還是在於市場供求關係的嚴重失衡。不瞞你說,這一行我是早就不想幹了,越幹心裏就會越害怕,有時候,我甚至害怕我自己購買的商品房,正住的好好的呢,哪一天就突然間塌了。”
聽了楊得意的話,劉岩心裏也不禁毛骨悚然,現在的商品房,業主有七十年的產權,可要是使用了過量摻加助磨劑的水泥,最多三十年,就會搖搖欲墜,甚至是房倒屋塌。
後來劉岩又聊到了納稅的問題,楊得意閃爍其詞的,好像不願意觸碰這個話題。
其實楊得意最終下決心從誌強水泥有限公司辭職,就是因為在納稅這個問題上跟孔淑芳發生了矛盾,按孔淑芳的意思,誌強水泥有限公司也學淩豐水泥有限公司的做法,每個月隻繳納百十塊錢的國稅。
楊得意堅決不同意,偷稅漏稅,一旦被查處了,是要承擔法律責任的,楊得意雖然不是誌強水泥有限公司的法人,但企業的經營管理,是由他說了算的,一旦追究起來,他肯定逃脫不了幹係。
孔淑芳見楊得意不肯與自己配合,就親自插手稅務方麵的事情,四月份的納稅金額,一下子從原來的二十多萬元,減少到了一百多元。
這種明目張膽的偷稅漏稅行為,讓楊得意寢食難安,無奈之下,
楊得意隻好選擇了離開。他不想臨老臨老,因為這種事把自己搭 進去。既然孔淑芳鐵了心要這樣幹,那就由她鬧騰出吧,自己眼不見心不煩。
可正是因為這樣,楊得意才不願意在劉岩麵前觸及這方麵的話題,他剛離開誌強水泥有限公司,就跟劉岩說這個,萬一劉岩要追究這方麵的事情,那孔淑芳肯定會覺得是他向劉岩露的底,孔淑芳是個二瘋子,他姐夫更不好惹。這種事,跟自己又毛不相幹,楊得意覺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跟楊得意分別之後,劉岩又查看了沿途的另外四家水泥廠,這幾家水泥廠的銷售形勢也非常不錯,可他們繳納的國稅金額,和淩豐水泥有限公司差不多,最多的一家,四月份繳了三百多元。
劉岩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回到市裏之後,他一直在考慮該如何來解決這方麵的問題。
毫無疑問,這幾家水泥企業存在的偷稅漏稅問題是嚴重的,非常嚴重,而在張長定接手誌強水泥有限公司之前,這家企業的納稅申報應該是正常的,有了這個參照,就足以說明其它幾家水泥企業偷稅漏稅的數額是多麼的巨大。
誌強水泥有限公司在張長定接手之後,就開始明目張膽的偷稅漏稅,而完全不顧及原來的納稅基數。這樣做,很顯然就是根本沒有把國家的稅收政策放在眼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