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曹淑英的問題通過之間,李亞洲又說道:“既然這個決議已經通過了,那麼接下來,我們是不是議一下紀委書記的人選問題?大家有什麼想法,都可以說說嘛,誰先來?”
這件事實在是太突然了,大家在心理上都沒有準備,猛然的,誰都沒有成熟的意見,會議室出現了暫時的沉默。
劉岩抓住機會,開始了自己的發言:“既然大家都不說,那我就先說一下我的想法吧,這個想法,也是突然之間冒出來的,不一定很成熟,就算是拋磚引玉吧。”
說到這兒,劉岩的目光在每一位市委常委的臉上掃了一下,然後繼續說道:“自從曹淑英書記生病之後,市紀委就一直是群龍無首的局麵,剛才李書記也說到了,中州市紀委對我們鈞都市紀委最近一段時間的工作很不滿意,這就充分說明,眼下紀委這種領導模式是有弊端的,必須馬上糾正,盡快解決目前這種群龍無首的局麵。怎麼盡快解決呢?我仔細考慮了一下,應該有三種方案,我先說第一種,就是在我們鈞都市內部解決,從下麵挑選出一個人來,這種方案的弊端,是必須先解決其市委常委的角色問題。大家都知道,其他的位置可以是市委常委,也可以不是市委常委,唯獨紀委書記,必須是市委常委,而要解決這個市委常委的身份問題,必須得上報中州市市委,在解決了市委常委之後,再上報中州市市委解決其職務的問題,這一來二去的,最快也得一個多月,慢的話可能得三四個月甚至半年,這與我們盡快解決問題的初衷是相悖的,這個方案我感覺不行。”
“第二個方案,是由中州市市委推選一個人,這個方案,一方麵是和第一個方案存在著同樣的弊端,中州市市委領導們的手裏,不見得就有我們需要的人才,他們得去尋找,去發現,然後再與我們鈞都市市委溝通,然後再交由市委組織部考察,最後再由市委常委會討論,這一來二去的,也需要不少時間,這是其一;其二,這樣的人選對我們鈞都市的紀律檢查工作並不熟悉,需要一段時間的適應過程,這樣的話,對我們迅速扭轉紀委工作方麵的被動局麵非常不利,所以,這個方案也好像不行。後來我靈機一動,想到了第三種方案。”
“第三種方案和第一種方案一樣,由我們鈞都市市委內部解決,但有一個前提,這個人選,最後就是我們市委常委會的組成人員,這樣的話,就少了一道程序,解決起來要快的多。”
對於劉岩的這個提議,大家都心知肚明,目前市委常委裏麵,隻有霍發全一個人沒有擔任具體的領導職務。
但對劉岩的這個提議,大家心裏都有一些想法,都覺得霍發全的人品,根本就不適合擔任紀委書記,隻是當著霍發全的麵,大家又不好說什麼。
所以,當劉岩說完自己的想法之後,沒有一個人回應。
這個方案,是事先劉岩和李亞洲一起琢磨出來的,見大家都沒有吭聲,李亞洲隻能說話了。
“我個人覺得,劉岩同誌的提議很好,很值得考慮,在考慮這個人選的時候,必須以盡快扭轉目前紀委的工作狀態為根本,其它的問題,我們可以下一步再考慮。當然了,這隻是我個人的意見,大家有什麼想法,可以說出來。”
李亞洲的發言,等於明確了自己的意見,他是支持劉岩的。同時,作為市委書記,他的意見在一定程度上給這件事定了調子,別人就是心裏麵有什麼,也不方便再說了。
對於劉岩的這個提議,最窩心的要數李鬆林了,如果霍發全當了紀委書記,那他的好日子就徹底到頭了,他跟霍發全之間有那麼多的恩恩怨怨,霍發全要是當上了紀委書記,能饒了他嗎?
可是,正是因為他與霍發全之間有那麼多的恩恩怨怨,眼下當著霍發全的麵,他還真不能公開反對。
李鬆林不知道是哪根神經搭錯了,居然糊裏糊塗的說了一句:“既然這樣的話,按照組織章程,發全同誌是不是應該回避一下?”
這句話,讓劉岩一下就抓住了把柄:“為什麼要讓發全同誌回避呢?”
李鬆林說:“現在我們討論的是發全同誌是否合適擔任紀委書記的問題,按照組織章程,他自然應該回避了。”
劉岩說:“是誰提議讓發全同誌擔任紀委書記的?”
李鬆林迷迷糊糊地問:“不是你嗎?剛才你不是說,紀委書記的人選,要在我們市委常委內部解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