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十一月,天氣已經寒冷起來,前幾日還下了一場小雪,雪水浸在地裏,土地硬得像磚石一般,文遠見開荒已經再難繼續,於是就命令停了下來。
不過經過近兩個月的努力,文遠帶著這三千多人一共開出了十二萬畝良田,接下來自然就是分田。
分田絕對是一件大事,直接決定著文遠治下人心的穩定,文遠思慮再三,決定並不采用日後曹操屯田分成、土地公有的辦法,而是把田地徹底分給軍士的士兵耕種,把自己手下農民士兵的積極性徹底調動起來!
曹操的屯田製,曹魏屯田有民屯和軍屯兩種。民屯每 50 人為 1 屯,屯置司馬,其上置典農都尉,典農校尉、典農中郎將,不隸郡縣。收成與國家分成:使用官牛者,官 6 民 4;使用私牛者,官民對分。屯田農民不得隨便離開屯田。軍屯以士兵屯日,60 人為1 營,一邊戍守,一邊屯田。曹魏屯田對安置流民,開墾荒地,恢複農業生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為曹操統一北方創造了物質條件。
不過曹操的屯田製雖然對安置流民,蓄養民力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但是在文遠看來仍然是剝削太重了,屯田農民被束縛在土地上,身份不自由,屯田士兵則更加艱苦。到了曹魏後期,屯田剝削量日益加重,分配比例竟達官 8 民 2 的程度,導致大批屯田軍民的反抗和逃亡,導致屯田製逐漸破壞,
說實話,自打做了這下曲陽的縣官之後,文遠的同情心有些泛濫,本來他從不是那種管閑事的人,可是當他看到下曲陽破敗的情狀,街麵上內衣衫襤褸麵黃肌瘦的百姓,恐怕任何一個人都高興不起來。
如今雖然有了些兵,也有了點權,不過文遠並不想做日後困守易京的公孫瓚,他想滋潤的活著,民心自然是必須抓緊的一點。
所以,同情心有些泛濫的文遠深感這個世道生存的艱難,雖然自己暫時還無力讓更多的人能夠活的更安穩一點,但至少在這下曲陽一地,文遠覺得自己必須有所表現。
因此,文遠決定,所有開墾的荒地,全部都作為私田!
分作私田的好處有很多,首先因為是私人的土地,根本就不需要設置官吏監督,節省了許多資源,而且,因為是自家的土地,多勞多得,各家各戶肯定下了勁兒的苦幹,較之侍弄公田積極性決不可同日而語,最重要的,在這個年代,土地就是老百姓的命根子,有了這麼一塊土地,所有和文遠對立的人,不是成了從文遠麾下士兵手中搶他們的飯碗?這些士兵還不拚了命也要跟著自己幹?
而且說是私田,其實還不是他一個人的田,這些私田他決定不向州郡上繳,全部存到自家小金庫來,手下的軍戶都是自己的佃戶,自己既能獲得大量的糧食,治下軍戶生活也能得到平安,
分田,這才是文遠整個軍政組織架構之中最重要的一環!這樣一個大殺器,所產生出的巨大影響絕對足以令整個天下都為之震蕩!文遠對此頗為期待。
不過實行分田製的困難也是有的,最大的難處就是沒錢!開墾荒地,人吃馬嚼這些都要用錢,這幾個月僅是供應近五千人吃喝就已經讓文遠焦頭爛額,到明年春耕,種子,耕牛,農具之內,更是一筆很大的開銷,更何況從春耕到秋收這半年多又沒有收獲,種田的這幫人手更是需要由自己承擔,所要耗費的錢糧更多!當真是“錢”途艱險啊!因此漢末亂世才沒有任何一個勢力敢像文遠這般。
文遠冥思苦想數日都彷徨無計,可要讓他殘酷剝削治下軍民他又萬分不願,索性橫下心道:“操!沒錢,老子就去搶,去劫,隻要老子的拳頭夠硬,就不信還搞不到錢糧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