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勸不動主公,二人隻能退而求其次,希望文遠隻將寧兒收為妾室,而不給她正妻之禮,如此,也可免去日後外人的非議。
可是文遠是那麼的深愛寧兒,正是她敲開了自己孤寂的心靈,如果隻是給寧兒一個妾室的身份,文遠自己都覺得不能原諒自己,更何況他根本就不是那種見一個愛一個的花心之人,樊氏如此美貌,比寧兒也不遜色,文遠仍然願意為了改變偶像趙雲四五十歲才結婚的悲慘命運而毫不吝惜。
所以他已經認定,此生寧兒就是自己的妻子,其他美女若是有緣,也可成為自己的平妻,妾室,在這個年代僅僅是一件可有可無的商品,這個身份怎麼能配得上寧兒在文遠心中的地位!
田豐沮授見文遠始終不允,無奈之下隻能再獻一計,也就有了現在文遠與沮授長女寧兒定親。
納征之前,納采、問名、納吉的禮節已經完成,男方媒人田豐已經到沮授府上提親,之後討要女方的生辰八字,占卜凶吉,此為納吉。
納征,又稱“納幣”,就是請媒人向女家送聘禮,女家接受聘禮之後就必須將女兒嫁給男家;而在納征之後,男家擇定良辰吉日,請媒人通知女方征求女家意見,是為請期;六禮的最後一道程序便是親迎,新郎在大婚之日迎新娘進門,舉行一係列繁瑣的儀式之後,婚禮才算完成。
一大清早,田豐就換上喜慶新衣,從太守府出發,騎著駿馬,帶著長長的送聘禮隊伍往沮授府上行去。
沮授一家新遷入癭陶不久,為了平時方麵,就住在太守府附近,田豐為了熱鬧,領著送聘的隊伍繞著癭陶城吹吹打打行了大半圈,城內百姓聽聞這個消息,一個個歡天喜地,追隨迎親隊伍而行,不一會的功夫,城裏街麵上便圍滿了看熱鬧的百姓。
如此繞了快一個時辰,終於趕在吉時之前,來到沮授府邸。
沮授也是一身喜慶裝扮,滿臉歡笑的將田豐和聘禮迎進門去,如今他已經認寧兒為義女,也就是說等二人成親之後,他就是主公的嶽父大人,雖然如此安排不過隻是權宜之計,不過其中不難看出,主公對自己的信重,沮授由此對文遠充滿了感激之心。
不過沮家上下突然多了一位小姐,最高興的還不是沮授,八歲大的長子沮鵠(gu第三聲,hu第二聲,念了十年的hao,汗)最是歡愉,沮鵠自幼喪母,如今突然多了一個大他七歲的姐姐,這孩子孩子頓時歡喜不盡。
有趣的是,如果按照正常曆史的軌跡發展,十四年後,二十二歲的沮鵠替袁尚守邯鄲,便是被張遼陣前射殺,可如今搖身一變,一下成了文遠的小舅子,徹底擺脫了將來的悲慘命運。
女方收了聘禮,自然是定下婚期,文遠起初並不打算太早和寧兒成婚,畢竟考慮到寧兒今年隻有十五歲,和這樣的小蘿莉行周公之禮,靈魂是一個現代人的文遠總覺著有些別扭,納征,便是為了給寧兒一個名分,讓她能從此安心,至於吃了她嗎……還是等長成一點再說吧……這段時間,讓她在沮授家中學學詩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