沮授看完檄文撚須一笑道:“嗬嗬,授聞公孫瓚武勇過人,胡人畏懼,想不到刀筆之功,竟也如此犀利,此檄文一出,各郡因之前韓馥之死必然響應,袁本初處境不妙啊!”
田豐也道:“某聽聞公孫瓚欲與黑山張燕夾擊袁紹,此二人皆虎狼之徒,欲圖謀冀州久矣,袁紹若稍不小心,恐怕就會步韓馥的後塵。”
文遠疑惑道:“聽二位先生之言,竟似對袁紹仍有信心,須知公孫瓚多年與烏桓交戰,士卒驍銳,張燕擁百萬之眾,精兵數萬人,此二人任何一方實力都不必袁紹遜色,二人合力……”說到此處,文遠突然頓住,好像突然把握住關鍵。
見主公如此睿智,田豐欣慰點頭道:“公孫瓚張燕二人若肯齊心,袁紹自然必敗無疑,隻可惜二人皆不肯讓利於他人,隻看此次張燕遂派兵助戰,派去的卻是麾下偏將杜長的一支弱旅便可知曉他並非真心助公孫瓚奪取冀州,況且風聞公孫瓚與幽州牧劉虞有嫌隙,公孫瓚連上司都不能容,又豈會肯分一杯羹給張燕。”
文遠點頭,心中一動道:“若兩位先生為袁紹謀劃,該如何定計。”
田豐道:“公孫瓚雖久負盛名,卻不過一重利短視之輩,若我為袁本初謀士,便獻計割渤海一郡與之,向西安撫張燕,對內平定各郡,到時候公孫瓚忙於鞏固地盤,必不肯發兵去救,待平定內亂之後,再親領大軍迎擊公孫瓚,如此,便可轉危為安了。”
“聞元皓先生一言,遼茅塞頓開,似此,我巨鹿半年之內仍不可起兵響應咯?”文遠恍然大悟道。
“哈哈哈,正是,我觀主公這一年來勵精圖治,果然也是有心之人!”沮授哈哈大笑道,有雄才,又有雄心,這才是值得侍奉的主公!
文遠撓頭笑笑,占據冀州,文遠早有此心,隻不過文遠當初不能對田豐沮授明說韓馥必死,冀州必被袁紹奪去的驚人之語,直到此時才算沒了顧慮。
文遠向沮授拱了拱手道:“公與先生,我欲取冀州做立身之基,蕩平天下,還請先生不吝教我!”
沮授欣慰的點了點頭,慨然答道:“主公弱冠舉兵討逆,大敗溫侯,播名海內,今袁紹四麵受敵,我巨鹿兵精糧足,隻需伺機而動,便可占據冀州之地,那時以主公文治武功,必可名重天下,舉軍東向,則青州可定;還討黑山,則張燕可滅;回眾北首,則公孫必喪;震脅戎狄,則匈奴必從。橫大河之北,合四州之地,收英雄之才,擁百萬之眾,迎大駕於西京,複宗廟於洛邑,號令天下,以討未複,以此爭鋒,誰能敵之?比及數年,此功不難。”
聽了沮授為自己勾勒出的宏偉藍圖,文遠大喜起身,激動的抓住沮授肩膀道:“公與先生之見,正合我心!望諸公與某戮力同心,共圖大業!”
眾人也是激動不已,齊聲拜道:“某等皆願效死力!”
文遠沉吟又道:“我欲成大事,便須竭力招攬人才,修建崇文苑便是為了吸引更多人才來到我巨鹿效力,各位可有合適人選?不論德行,隻要有真才實學,我必當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