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6 大濕鄭玄(1 / 2)

袁紹轉身入了後堂,眾人也隨之散開,荀諶因袁紹未納他的諫言,心中怏怏不樂,和一儒雅文士平行走出府外。

出了州牧府,荀諶便道:“大哥方才何不向主公進言?大哥剛到冀州,主公便待大哥為上賓,若大哥進言,主公定然納諫。”

那文士麵容俊秀,頜下三縷須髯飄逸,與荀諶看著似有幾分相似,見荀諶追問,隻是默然不答,徑直回到荀諶住處,收拾起行裝來。

荀諶大驚:“大哥這是幹什麼?剛到冀州,莫不是又要轉投他人不成?”

那文士一邊收拾一邊道:“正是!”

“大哥欲往何處?莫不是要去巨鹿?”荀諶一聽此言,頓時哭喪著臉,他素知自己這個哥哥胸懷大誌,有王佐之才,且隻要是他認定的事,自己這個做弟弟的根本勸不回來,因此隻能哀歎。

文士沉吟一番搖手道:“非也,我生平所願,便是以此身所學扶保漢室,張遼雖文治武功皆上上之選,然其心卻不可測,我觀方今天下英雄,肯忠心漢室,討伐奸佞之人,惟沛國曹孟德耳。”

荀諶驚訝道:“曹孟德?此人如今屈身河內,無根無憑,兵不過數千,縱有大誌,如何能得施展?”

“兵不在多而在精,主不在盛而在明,友若切莫小看了此人,昔日在洛陽之時,我便知此人有匡扶天下之誌,經天緯地之才,雖暫時失意,我料其必有叱吒風雲的一天!”

荀諶默默低頭思量,那文士已經準備離開,臨行前不忘叮嚀道:“這幾日我細細觀察,袁本初久負盛名,不想竟徒有虛名耳,其誌大才疏,好謀無決,友若如今身在袁紹帳下,亦應早作打算。”

荀諶目瞪口呆,唯唯諾諾道:“弟謹遵兄長教誨。”

且不提袁紹那邊如何算計,文遠連日來迎來送往,大宴賓朋,原以為能在當上新郎官的時候清閑一陣,誰想到比上班還忙!隻是招呼各方勢力派來的使者就讓文遠忙的天昏地暗,這不,送走辛評之後沒幾日,又來了一個貴客。

這個貴客身份之高,讓文遠不得不出城三十裏相迎,不過這一次,文遠迎接的很高興,因為來的不是旁人,而是漢末經學界的泰山北鬥--鄭玄!鄭康成!

如果隻是一個鄭玄還不會讓文遠如此高興,除了鄭玄之外,還有一百多名他的弟子門生,當劉惠將來訪人的名字逐一告訴文遠的時候,文遠興奮的仰天長嘯!

有誰?

且不說清河崔琰崔季珪、樂安國淵國子尼,樂安任嘏任昭先,程秉程德樞等人日後俱長於政事,餘者諸如趙商、劉琰、田瓊、冷剛、孫皓、炅模、王瓚、王權、崇精、崇翱、焦喬、陳鑠、陳鏗、桓翱、氾閣、鮑遺、任厥、公孫方、宋均,劉熙等百餘人,皆為一時之選。

相比來訪的隊伍,文遠麾下這四十幾個巨鹿文士就顯得寒酸了許多,除了典農校尉劉惠(文遠升中郎將後升遷)長史李曆(冀州治中,韓馥不聽勸諫去職來投)田豐、沮授四人勉強能撐起門麵,餘下眾人,文遠一個名字都叫不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