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六,這一日對於董卓來說是個重要的日子。

昨日,李肅來報,天子欲會文武大臣於未央宮,欲將天子之位禪讓給自己,再加上自己夜夢一龍罩神,因此董卓大喜深信。

當即,董卓傳令車駕啟程赴長安,留三千飛熊軍守郿塢。

董卓身披金紫色袍服,乘坐用黃金裝飾的車,青色的華蓋,車廂長六尺,寬八尺,表情眉飛色舞。

車駕左右,數千虎賁衛軍隨護,一命身披鎧甲的將軍離車兩步外隨行,正是騎都尉李肅。

二人車上馬下說的熱鬧,尤其是李肅妙語連珠,哄得董卓心中很是高興。

不料行不到三十裏,董卓所乘之車忽折一輪,董卓下車乘馬。又行不到十裏,那馬咆哮嘶喊,掣斷轡頭。

董卓疑惑問李肅道:“車折輪,馬斷轡,其兆若何?”

李肅笑答道:“乃太師應紹漢禪,棄舊換新,將乘玉輦金鞍之兆也!”董卓喜而信其言。

正行間,忽然狂風驟起,昏霧蔽天。董卓又問道:“此何祥也?”

李肅答道:“主公登龍位,必有紅光紫霧,以壯天威耳。”卓又喜而不疑。

須臾,車駕抵長安,百官城外相迎,隻有李儒抱病臥於府中。

由於天色已晚,禪讓之事隻能等到明日進行,當晚董卓車駕回轉太師府。

次日,董卓列儀仗入朝,剛剛出府,就見十餘小兒蹦跳唱歌:“千裏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

又行一段,見一道人攔路,青袍白巾,手持長竿,上縛布一丈,兩頭各書一“口”字。

總之重重異象之後,董卓終於到了皇宮,文武百官拜謁於道旁。李肅手執寶劍扶車而行。到北掖門時,數千虎賁盡被擋在門外,獨有禦車二十餘人進入宮中。

一入宮門,董卓就望見王允等一幹重臣立於殿門之上,手持寶劍殺氣騰騰,心中疑惑,驚問身邊李肅道:“李肅,他們......他們手持利刃是何用意?”

李肅隻是低頭不應,和呂布推車直奔王允處。

望著殺氣騰騰的眾臣,董卓已經感覺到事情不妙,他拔出寶劍凝厲喝道。“你們,你們想幹什麼!李肅,你想謀反嗎,吾兒奉先何在?”

王允大呼道:“反賊在此,武士何在?”

“噠噠噠......”隨著一陣雜亂的腳步聲,董卓車駕前後,呼呼啦啦圍滿了上百軍士,將董卓圍在當中!

“大膽......”董卓怒聲吼道,可是幾個武士已經挺戟持戈刺來,生生將他的話打斷!

董卓力大,長劍一揮將幾隻戟戈隔開,他生的身形肥壯,天生力大無窮,奈何百餘武士將車駕團團圍住,刺擊如雨,一把佩劍如何能擋得住,董卓左支右拙,可是光招架就已經應接不暇,根本沒機會開口叫喊!

如同一頭準備捕捉獵物的獅子,文遠靜靜的蹲伏在閣樓欄杆之後,一個禁衛裝束的屍體脖子扭曲著倒在文遠身後,他的眼睛緊緊的盯著百步之外的獵物,被一群武士圍在核心中狼狽不堪的胖子。

在宮中苦苦潛伏兩天,文遠等待的就是這一刻,她的心無比激動,手卻在本能的壓製下始終保持穩定。

文遠興奮的舔了舔幹裂的嘴唇,子呀呀拉開手中的三石硬弓,弓是硬弓,箭也是破甲專用的狼牙箭鏃,兩者配合隻要射中要害,就是有甲胄防護也立死無救!

嗤啦,董卓終於被一戈刺中腰際,隻不過他內罩貼身護甲,那一戈隻刺入數寸再不得入,不過董卓也因此動作一滯,又被一戟刺中手腕,幾下使力,終於將他那肥胖的身軀拽下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