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子良將,分別是前將軍張遼、右將軍樂進、左將軍於禁、車騎將軍張頜以及後將軍徐晃。
此五人皆是曹操軍中的能征慣戰,可以獨當一麵的大將,為曹操征戰南北立下汗馬功勞,陳壽寫三國時,將此五人合卷,並有評曰:“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
而這五人當中,論戰功又一張遼居首,征天山攻討陳蘭、梅成;北征烏丸斬殺蹋頓單於;鎮守合肥抵禦孫權,逍遙津一戰,令東吳老幼膽戰心寒。
隻不過如今的文遠已經不是曆史上的張遼,曆史因為他翅膀的閃動發生巨大的轉變,五子良將之一的張頜如今正在替文遠守著巨鹿根基,眼下碰上還沒出仕的徐晃,文遠怎麼可能眼睜睜的看著他與自己擦肩而過?
不過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徐晃看起來似乎對自己並不感冒,神色之間盡是敷衍。
既然是良將嗎,這點難題怎麼能退縮呢,文遠不以為意道:“某觀壯士斧法精熟,儀表不群,想請壯士為我軍中從事,不知壯士肯屈就否?”
徐晃警惕的看了看三人,猶豫了一番,最後搖頭道:“當官兵?能殺賊不?除了欺負老百姓還有什麼用?”
“兀那後生,你說的什麼話?當官兵怎麼就不能殺賊?”王越剛剛做了文遠帳前的都尉,正是心氣正旺的時候,見徐晃對文遠的招攬根本不屑一顧,心裏頓時不樂意了。
徐晃或許是自認為藝高人膽大,雖然對麵三人看上去並不好對付,不過他並不害怕,氣憤難平道:“官兵要是能殺賊,某還能露宿荒山嗎?某心情不好,你一個老頭子跟某咋呼個啥,小心某把你一把老骨頭批了當柴燒了!”
“你這後生,口氣倒挺大!看老夫不好好教訓教訓你!”王越氣得吹胡子瞪眼道,翻身下馬就要拔劍。
徐晃拎起斧子迎了上來,道:“來來來!某還能怕了你不成,老頭子你小心些,某這把斧子不管你有多少歲。”
文遠聞言眼中招攬之心更盛,徐晃雖不知王越深淺,卻好心提醒王越,確實如史載一般是個光明磊落之人。
“王越,點到即止,切莫傷了他!”文遠當即扔出自己的佩劍道,他知道王越那柄劍削鐵如泥,殺傷力極大,徐晃在文遠眼中早就誌在必得,如何能讓他傷在王越刀下?
“屬下理會的。”王越當然明白文遠心意,恭聲一應,抽出長劍直向徐晃撲去。
徐晃持斧凝神戒備,聽當中那個青年男子的口氣,仿佛自己穩輸不贏似的,待王越靠近,狠狠的一斧劈下!
但凡以斧為武器的人,膂力都很驚人,王越膂力尋常,自然不肯和他硬拚,他的劍術以技巧為主,雖然在戰場上殺傷力有限,但是小規模戰鬥卻是最適宜不過的了,當初文遠在他手上連三十合都接不下,若論單打獨鬥,當今天下除了童淵,還沒有誰能勝過他。
此時的徐晃雖然武藝不俗,不過比起已經踏入超一流境界的文遠還略遜一籌,果然與王越已交手數合,就被逼落下風,二十合後,手中便被短斧挑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