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 青州群雄(上)(1 / 2)

豫州、兗州、揚州戰雲密布,青州那邊也沒有安生多少。

冀州之爭引起了許多連鎖反應。

十一月末,青州黃巾大帥徐和宣布接受冀州刺史招安,起兵響應討伐袁紹。挑揀精兵八萬,會同青州刺史田楷(公孫瓚所封)、平原相劉備、北海相孔融一同出兵。

此前袁譚、臧洪領萬餘兵攻打平原甚急,聞青州大軍至,忙勒兵往發幹屯駐。

發幹,距離館陶隻有二百裏左右路程。

十二月末,青州兵入魏郡,大軍將發幹團團圍住,青州刺史田楷、平原相劉備、北海相孔融,青州黃巾大帥徐和、裴元紹、國淵等往館陶拜謁文遠。兩軍約十餘萬眾會師於魏郡東北。

確切的說十五六萬,如今文遠在兵力上已經占據了絕對的優勢,更何況文遠還有後手!

短短兩個月,北麵東麵兩條線的攻守形勢突然逆轉,袁紹聞報頓時大驚,危急存亡時刻,袁紹再也顧不上什麼什麼天氣寒冷,不宜出兵。親提五萬兵馬大軍據守元城,與館陶呂布、高幹,發幹袁譚、臧洪呈掎角之勢,固守不出。

同時下令征召魏郡十六歲以上男丁入伍,旬月之間,得新兵五萬餘眾。

踏入一九三年,天氣依舊是那麼寒冷。冀州魏郡地界時不時的會下上一場雪。冀州千裏地界一片白茫茫的。

館陶城西郊二十裏的大營外,文遠和十數員文武官將策馬立於營門之前,靜靜的等待著客人的來到。

由於之前文遠軍冬季作戰,花了兩個月時間把曲周攻下,等進兵至館陶一線時,軍士們已經相當疲憊了,又因為天氣寒冷,軍中許多士兵都出現了凍瘡、凍傷等病狀,幸虧軍中有以華佗為首的足夠醫匠救治,部隊才沒有出現大規模的減員。

不過無論如何,這樣的天氣實在是不適宜出兵攻伐的,所以文遠自打率兵攻下曲周進入袁紹勢力範圍之後,就令人在魏郡館陶一線紮下營寨,放慢了進攻的節奏,坐等開春天氣轉暖,冰雪融化。

而對麵的袁紹也在積極構築這防禦,館陶、元城、發幹這三座城池城品字形互為犄角,方圓兩三百裏內的區域內旌旗如林、崗哨如雨、到處是袁軍士兵,袁紹在這一片布置了八萬人馬。

袁紹將自己所有的主力都布置在這片區域,鄴城內還留著五萬剛剛招募,正日夜操練的新兵,可以說為了應對來自文遠的壓力,此戰他已經孤注一擲了!

其實也難怪袁紹如此驚慌,文遠此次彙集的力量空前強大,冀州各郡的聯軍五六萬人,從青州趕來的各方聯軍加在一起也在十萬上下。這麼多的兵馬彙集在冀州自己的地盤上,這樣的情況比起去年和公孫瓚爭霸冀州的幾場戰鬥規模更大,情勢也危急多了!

出於兵力、天氣等等方麵的考慮,袁紹也不敢出兵攻擊,隻是一邊屯聚重兵緊守城池,一邊抓緊時間操練新兵,構築防禦體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