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 未雨綢繆(1 / 2)

確實,文遠麾下的部隊經過一番精簡,如今已經縮編到三十一二萬人,去除這一部分軍士的糧食消耗,剩餘的四百餘萬斛糧食聽起來挺多,可是用到許多該用的地方就顯得緊張了。

官吏薪俸、征發勞役等等就能消耗去一部分,最要緊的是河內黑山和青州黃巾因為自身經濟的落後都需要文遠這批錢糧的接濟。

河內黑山和青州黃巾人口一百多萬人,糧食供應上存在著很大的缺口,否則他們也不會歲歲出外劫掠錢糧、已養活自己。以前這些人背著賊寇的名頭倒也罷了,如今這幫人,摘下了賊寇的帽子,成為文遠治下的子民,眭固、於毒、白繞都已經被成了文員麾下正經的副軍校尉,哪有再出去搶掠的道理?而且這些人主動投到文遠麾下,還立下了不小的功勳,文遠怎麼能讓這些子民忍饑挨餓,和尋常百姓區別待遇?

而且不要忘了初平四年是個豐年,除了魏郡因遭受戰火受到一定的損失,其餘州郡都足額繳納的租稅。但是以後如果是遇上災年部分郡縣減產甚至絕收呢,這種情況下非但收不到賦稅,還要出糧賑濟,遠的不說,文遠記得今年就是一個大災年,一場曠古罕見的蝗災就將席卷華夏大地!

“是歲,旱,少穀,蝗蟲起,百姓相食。穀一斛五十餘萬錢。”這段史料在文遠腦海中很清楚,也是文遠今年需要克服的最大難題。

隻有大興屯田,才能解決糧食短缺的問題,所以文遠此時也顧不上招不到文臣的難題了,眼下讓所有人吃飽飯才最要緊。而且不僅要供數百萬百姓今年吃上飽飯那麼簡單,蝗災一起,糧食減產甚至絕收都是很可能要發生的,如何撐得到明年秋收,文遠剛剛重回任上,就被肩頭上這副沉重擔子壓得抬不起頭來。

文遠心中焦慮,屬下也有未雨綢繆之人,典農中郎將韓浩雖不能預知今年的旱蝗災害,但是未雨綢繆,有備無患這個道理他還是懂的,所以他和沮授商議之後,就決定另外在河內一郡屯田,十四郡中有十一郡實行屯田,動員的輔兵二十萬,連上軍戶家口,青壯民夫超過百萬人!計劃新開墾出屯田一萬頃,第一年就能獲得軍糧五百萬斛,到了第二年就能收租一千萬斛。如此隻需一年時間,日後文遠治下的糧食自給自足,到那時,隻是軍戶繳納上來的田租就可以任由文遠肆意招募是數以十萬計的大軍!

難怪文遠在眾人中沒有看到韓浩,原來他此時正腳不沾地的忙著冀州上下春耕屯墾事宜。

不過想法是美好的,現實卻是殘酷的,俗話說頭三腳難踢,動用了這麼多人力財力,屯田征發的上百萬人的吃喝都要文遠負擔,耕牛、穀種也需要一大筆花費,這就是為什麼說文遠手上那麼多糧草仍覺著不夠的原因了,隻有度過了屯田頭一年錢糧消耗巨大的這道坎,文遠治下州郡的經濟才能崛起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