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 冷氏一族(1 / 2)

“這當真是……”文遠前世看過一些秦漢時的史料,在書上確實有這樣東西。書上說始皇帝三十六年,有顆隕星墜落在東郡,落地後變為石塊,老百姓有人在那塊石頭上刻了“始皇帝死而土地分。”始皇聽說了,就派禦史前去挨家查問,沒有人認罪,於是把居住在那塊石頭周圍的人全部抓來殺了,焚毀了那塊隕石。

問題是史料上說始皇帝命人焚毀了這塊隕石,怎麼前後隔著四百年,這塊石頭似乎完好無損的又出現在此地?

文遠對那漢子說出心中疑惑,那漢子激動道:“我來臨淄多日,今天總算遇到識貨之人了!實不相瞞,是這樣的……”那漢子娓娓道來前因後果。

這漢子姓冷,叫冷雲,祖上本是東郡人,家中世代以打鐵為生,當年始皇帝見到這塊天外飛石,將周邊方圓百裏內的百姓全部殺盡,又召集東郡當地鐵匠將隕石銷毀。

可是天外隕鐵那是說銷毀就能銷毀的,這東西堅若金剛,刀槍不入,水火不侵,東郡當地的鐵匠根本拿這隕石沒辦法,被始皇帝處死了一批又一批,輪到冷雲祖上被召去,他偷梁換柱,偷偷將隕石埋於地下,換成尋常鐵渣蒙混了過去。沒過多久始皇帝病死,冷雲祖上就將這隕鐵偷帶回家裏。

冷雲祖上後來窮其一生,也找不到熔煉隕鐵的方法,含恨而終,臨死前叮囑後人,遍尋名師,定要學得熔煉隕鐵的技藝。冷家後人尊奉組訓,聽聞齊地臨淄是當時戰國時冶鐵最發達的大城,就舉家遷徙到這裏。

可惜的是,戰國時雖有隕鐵熔煉之法,但因為秦時始皇帝命令民間不允許私鑄兵器,所以許多有真本事的鑄劍師都隱姓埋名,改行換業謀求生計,致使熔煉隕鐵的技術幾乎失傳殆盡,冷氏一族在臨淄定居四百年,曆經二十餘代人,傳到冷雲這一代,仍尋不到名師熔煉隕鐵,冷雲索性就把隕鐵拉到集市上叫賣,千金賣石其實隻是個吸引眼球的噱頭,在他看來,一千金買這麼一塊黑石頭肯定是沒人願意的,他隻是希望懂這門手藝的人能把這塊天外飛石熔了而已,所以他後麵還加著一句,“誰若能熔煉此石,冷雲分文不取!”

冷雲見文遠衣著舉止就知道大有來頭,而且還知道這天外飛石的來曆,便道:“這位先生,您既知道這石頭的來曆,想必有熔煉它的辦法,隻要您能完成我家祖上的遺願,我冷雲就把這飛石送給你!”

“這個嘛……”文遠撓頭苦笑,他可不懂得這隕鐵是怎麼熔煉的,不過想來也應該是要更高的爐溫,趙郡邯鄲同樣是冶鐵技術先進的大城,文遠的意思是先把隕鐵帶回邯鄲,大不了出榜重金懸賞能熔煉隕鐵之人。

想了想,文遠道:“熔煉飛石的方法我倒是沒有,不過我倒是願意出錢買下這塊隕鐵,然後再找人熔煉打造一杆兵器!”文遠確實想打造一杆趁手的兵器,镔鐵青龍戟早在河東時就埋進地裏,現在文遠手裏拿的不過是一杆尋常的大戟。看到趙雲有了青虹劍、王越有了湛盧劍,文遠就心癢不已,他更關心若是能有一杆趁手的兵器,文遠的武力值還能再升一個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