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起激動的心情,文遠直奔大陸澤畔的匠作坊內,迎麵正遇上馬鈞。
一見馬鈞,文遠忍不住問道:“德衡,快說說看,冷雲鼓搗出來什麼好東西?”
文遠一向對技藝非常重視,毫不吝惜投入重金,這新擴建的匠作坊就是文遠投入重金去年擴建的,文遠很是推崇前世的一句“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這句話尤其適用於軍隊。勇猛的士卒,因為不能配備上最好的兵器而丟掉性命,這無論是對士兵還是對統兵將軍都是令人痛惜的事情!
所以文遠一直很重視士兵的裝備,從下曲陽到巨鹿,又從巨鹿到整個冀州,文遠麾下士卒武器裝備的精良優質在整個大漢都是出了名的,軍中士卒配備的鐵甲數量更是穩居各路群雄之首,甚至是其餘諸侯加在一起的數倍!
勇猛頑強的鬥誌,出色的戰鬥技巧固然不可或缺,但是文遠軍能戰勝一個有一個強大的敵人,武器裝備的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
不過隨著文遠麾下士卒數量,尤其是戰兵數量的急速膨脹,軍隊不可避免的麵臨一個問題——裝備,尤其是部卒的鎧甲供給已經明顯有些跟不上了!
當初誅滅袁紹時,文遠的戰兵數量就曾一下從四五萬人擴編至十萬人,當時就有不少士兵沒有鐵甲護身,沒有辦法,文有隻能優先補充當時的五大戰兵部隊,導致河內、上黨的部隊有一段時間停止了鐵甲的補給,刀牌手沒有鐵甲靠長牌護身不說,不少長槍兵也得不到鐵甲護身。
這個缺口直到兩三年後才漸漸補齊,這段時間征戰因為護甲問題丟掉性命的軍士數以千計!
可是現在,文遠一下子擴編了十多萬的戰兵部隊,糧食的問題好解決,鎧甲兵器又成了難倒眾人的大問題,沒有武器鎧甲,難倒讓河北軍士赤手空拳,隻穿布衣上陣?就是將士們不怕,一向愛惜士卒的文遠也不願意。
其實兵器的事情倒好解決,文遠軍中的製式武器是環首刀、點鋼槍、尋常的弓弩,再高級點就是陌刀,強弩等兵器。
陌刀和強弩的產量不高,隻能裝備給玄纓衛和部分騎兵部隊,但是環首刀、點鋼槍頭還有弩矢的打造並不需要太複雜的打造工藝。唯獨鎧甲,一直是個大問題。
眾所周知,鎧甲的製作工藝很複雜,那些鐵葉都需要融化倒入模子反複敲打成型後方可穿製成甲衣,整個周期相當的漫長,而且關鍵是許多工序不是熟練的鐵匠根本就無法勝任,文遠雖然每打下一處就大肆招募工匠,並且在巨鹿設將匠作坊培訓學徒,可是仍趕不上疆土擴張的速率!
其實這一點文遠真的有些吹毛求疵了,要知道現在文遠軍中有製式全身鐵甲五六萬副,加在一起,數量將是可怕的二百萬斤!這還不包括一些鑲嵌甲、紮甲上的鐵器。
可是文遠在裝備這一點上要求高是出了名的,軍令一下,負責軍需匠作的馬鈞可算是傷透了腦筋,可是整個河北所有能打造鐵甲的熟練鐵匠就那麼千把人,以他們一個月人均鍛造出兩副鐵甲的速度計算,要打造出足夠河北二十幾萬戰兵使用的鎧甲,少說也要七八年的時間,加上輔兵的鎧甲還會更長遠,而且還不算這些工匠要不要打造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