沮授道:“鮮卑連年犯我並州,邊郡人心惶恐,並州數郡百姓流離失所,十室九空。麴義此戰大破鮮卑,大振並州軍民士氣,某以為應鄭重上奏天子,大封有功將士,再傳檄昭告天下!如此則天下百姓無不歸心,又可震懾那些心懷不軌之徒!”
眾謀士皆稱善,文遠也是連連點頭。
暫時解除了後顧之憂,文遠終於可以長出一口氣,不過現在還不到文遠高枕無憂的時候,雖然鮮卑人還沒退去,眾人已經開始討論鮮卑人退去之後該如何更好的治理並州,如何應對鮮卑下一次的進攻,身為政治人物,眼光必須要有常人沒有的前瞻性。
隻見文遠動容道:“諸公,此次並州之危雖然已解,不過鮮卑始終是我河北心腹之患,麴義雖然大破鮮卑震懾敵膽,卻多少也因為鮮卑人輕敵大意,不了解我軍虛實之故,據報之後幾次交手,麴義就沒有占到上風。而且賊人來取如風,很難重創。雖經大敗,數年生聚便能恢複元氣,到時又會犯我中原。鮮卑不除,我心難安呐……”
文遠說的都是心裏話,三分歸晉之後不過三十年,五胡亂華便拉開了序幕,北方和西域各胡族勢力趁天下大亂之機入侵中原,大肆的屠虐漢民,視漢人不如犬狗,史書上記載“北地滄涼,衣冠南遷,胡狄遍地,漢家子弟幾欲被數屠殆盡。”
五個北方胡族當中,數鮮卑一族對中原為禍最重,公元304年,慕容鮮卑大掠中原,搶劫了無數財富,還擄掠了數萬名漢族少女。回師途中一路上大肆奸淫,同時把這些漢族少女充作軍糧,宰殺烹食。走到河北易水時,吃得隻剩下八千名少女了,慕容鮮卑一時吃不掉,又不想放掉,於是將八千名少女全部淹死,易水為之斷流。
這一段時期,可說是漢族曆史上最黑暗的一段,漢人在異族人的口中被稱作“兩腳羊”,根本就是這些北方野蠻民族口中的食物!有史書稱這這一時期漢人最少時僅存有三百多萬人,而各族胡人湧入中原的竟有超過六百萬眾!金發碧眼、或是奇裝異服的異族人在中原隨處可見,而三百萬漢人則偏居於江南一隅,泱泱大漢幾乎亡族滅種!
可以說如果當時不是漢將冉閔的一道殺胡令,如果等鮮卑和其他外族殺盡了北方漢人,在中原地區繁殖起來。很可能中原就會形成一個金發碧眼的種族,會再向南方要生存空間,再把南方的三百萬人殺掉,或大部份殺光小部分漢族被溶入新的種族。而不是文遠前世其它各胡基本上被殺絕,僅占北方漢人人口百分之十不到的鮮卑人溶入北方漢族。如果那樣,漢族就象其它的三大古國的民族一樣滅掉是很有可能的!
文遠既然是前世穿越而來的人,既然知道有這麼一段黑暗血性的曆史,當然不想讓這段劫難再次降臨到華夏子孫的頭頂,他身上流淌著漢人共同的血液,從來到這個時代,從決定掃平亂世的那一天起,他其實就一直思考著如何能徹底解決北方異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