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沉吟了片刻,將書信遞到堂上一個身形高瘦的中年文士手中,道:“子布先生,您也看看這封信吧,說說看您如何看這件事情?”
那文士頭戴峨冠,身形清瘦,顴骨高凸,濃眉大眼,一雙眼睛明亮有神,威儀肅穆。正是孫策身邊的智囊張昭張子布!
張昭接過書信仔仔細細看了一遍,也是一驚,動容道:“此乃曹操遺禍江東之謀,曹操此計,是要逼主公加入聯盟與張遼爭鬥,真是其心險惡啊!”
孫策皺眉問道:“先生可有辦法破解眼下困境?”孫策如何看不出這是曹操遺禍江東之謀?
這個時候和張遼交戰?別開玩笑了!雖說孫策自問並不怵張遼,不過這兵不代表孫策就願意隨意受人擺布!孫策一向喜歡別人稱其為江東猛虎,百獸之王,如何能被別人如此耍弄?
可以說張遼的際遇,和孫策有很多相似之處,張遼當年前往河北依附韓馥,孫策自父親死後,也是依附在袁術手下,手中沒有一點兵馬,頭上無片瓦遮頭。
兩人崛起的速度,大將軍張遼在河北立基不到三年,便打下偌大一片基業,扳倒了河北霸主袁紹,雄踞冀州,而孫策也自認毫不遜色,不過這短短三年之間,便已裂土千裏,稱霸江東!到現如今已經坐擁江東九郡,艨艟千艘、帶甲十萬!
如果說兩人之間有什麼差距,在孫策看來隻在於自己發跡的時間較晚,如果自己能早生出幾年,也許自己能比現在做的還要好上一些,甚至連張遼大將軍的位置,孫策都有信心能夠取代!
孫策有他的執政方略,同樣也知道自己需要的隻是時間,他相信時間能夠讓他迎頭超越,掃平江東隻是建功立業的第一站,接下來便是西討荊州劉表,隨後劃江而治,伺機北伐中原!這一切,都需要時間!
所以,孫策是壓根不想這麼早趟這趟渾水的!此時和張遼撕破臉皮還為時太早,孫策本意是想坐看江北諸侯打得火熱,不想曹操竟將本來籌劃好的大計一下子打亂!
張昭道:“主公!不如遣使去鄴都,向張遼申明實情……”
孫策憤而站起道:“如今天下間有關我加入反張遼聯盟的傳言已經傳的沸沸揚揚,若是我此時遣使去鄴都說明真相,豈不是讓外人說我棄約背盟?如此讓我顏麵置於何處?”他倒不是因為張昭的獻言發怒,而是痛恨散布謠言之人實在可惡!成大事之人最重風評,雖說自己根本就沒有加入這狗屁盟約,可是就算自己派人前去鄴都說明真相,張遼會放過這樣一個打擊反張聯盟的機會嗎?他一定會大肆宣傳,對自己大加封賞,到時候天下人都以為自己背棄盟約,到時候會把所有的矛頭指向自己身上!
如今天下已經成了張遼與反張遼聯盟的兩強對抗,江東如果夾在中間,一步走錯很可能被兩股大勢力瓜分掉,這個時候,孫策實在不願意得罪河北軍和反張聯盟的任何一方……
而且孫策雖然痛恨這散播謠言之人,不過憑良心說,曹操建立這一聯盟的魄力還是孫策相當佩服的,而且以孫策的立場也傾向於反張遼聯盟!當今天下,還有誰能有實力與張遼相抗?憑一家之力,明擺著肯定是不行的!而天下間誰有魄力把這麼多勢力彙聚在一起?孫策自問自己也做不到!隻有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