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漢代床子弩的基礎, 三弓床弩的製造起來並不算困難,文遠前世有一次在電視上看過三弓床弩的製作方法,雖然不是理科生原理弄不太懂,但是大致的造型還是能畫出來的。
這三弓床弩又稱八牛弩,本來是宋時才會出現的大殺器,最大的射程可達千步!千步是什麼概念?宋代一步合1.536米,千步就有1536米,站在三裏地外一排弩矢射出,再敵方陣勢中穿出一排血窟窿!靠,這簡直就是古代戰場上的炮兵部隊了,也難怪有時床弩也會以弩炮相稱!
這個坑爹的距離,敵人隻有挨打的分,而根本不能還手,有時還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三弓床弩在戰場上最輝煌的一次戰例,就是在宋遼檀淵之戰中一輪齊射,狙殺了遠在四百多步外擁有南院大王、軍事天才、遼國駙馬、武勇出眾一係列閃耀頭銜的的遼軍主將蕭達凜!使得“遼軍大驚。太後臨其轊車,哭之慟,輟朝五日。”並且最終與北宋簽訂了曆史上著名的檀淵之盟!
當然射程遠其實隻是文遠看重三弓床弩的一方麵,另一個方麵,文遠看的更重!
文遠拎起一根“弩矢”,說是弩矢倒不如說是矛來的貼切,矢長五尺,闊四寸左右,成年人一手都握不嚴實。矛身前細後粗,前端包裹著鋒銳沉重的三棱鐵槍頭,尾部固定鐵片為翎,以保證矢身飛行時的穩定性。
隻是這一根弩矢,就沉甸甸的有一二十斤重,文遠反複反複掂量過後,滿臉期待的想要見證一下他是否有自己想象中的第二個功用!
想到這,文遠道:“再試射一次,這一次試試四百步!試試射城牆!”
“好……好嘞!”馬鈞還是改不掉一激動就口吃的毛病,聞言立馬屁顛屁顛的開始準備起來。
靶場是早早就準備好了的,為了試驗三弓床弩的威力,馬鈞特意命人照著城牆的土石結構建起一睹高四丈厚五丈的城牆。馬鈞指揮著七八個軍漢把床弩抬到約四百步開外架好固定,校準方向角度之後,開始絞動絞盤上弦開弓。
兩個精鐵組成的絞盤在三十餘個孔武軍漢的合力拉動下緩緩轉動,拖曳著位於中央的主弓弦一點一點的向後,最終,弓弦掛在位於弩床後端的青銅機括上,幾個費了不小力氣的軍漢臉色這才為之一鬆。
“開始吧!”見準備就緒,文遠點頭,一個上身肌肉結實隆起的軍漢扛著一根大鐵錘走到弩機之後,隻聽他大吼一聲,舉在半空的鐵錘狠狠落下,正砸在那青銅機括上擊發裝置上!隻聽“嗡”的一聲,長矛一樣的弩矢流星趕月一般呼嘯著飛出!以眼睛的反應速度,甚至幾乎捕捉不到那一閃即逝的黑影!
“噔!”遠在四百步外,眾人清楚的聽到那鐵矛插入城牆的沉悶響聲!這一次文遠並沒有立即上前查看,而是令軍漢連發十餘矢,文遠這才驅馬走進,查驗弩矢的威力。
十幾米長的高牆上密密麻麻釘得到處都是弩矢,五尺多長的巨矢紮在土石澆築的厚實城牆上,槍頭深深的紮在裏麵早已不見,摟在外麵的隻有三尺多長!隨文遠前來的幾個將領們看了不禁瞠目結舌,這力道要是紮在血肉之軀上,隻怕就像是串糖葫蘆一樣輕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