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又問道:“若我發兵助曹操,可有機會挽回曹操敗局?”打心眼裏,孫策是不希望曹操這麼快滅亡的,所以他下意識的問出這一句。
周瑜麵色凝重的搖了搖頭道:“河北軍士驍銳之名天下盡知,自張遼起兵以來,天下無人能當其鋒銳!曹操兵馬雖精,遇上河北軍也屢屢不敵,而我江東兵馬善於水戰,水上作戰倒也不懼,隻是陸上交戰卻非我長項,即便與曹操合力,江東子弟棄舟上岸,隻怕多半也非張遼之敵……”
頓了一頓,周瑜又道:“所以當下咱們隻有答應張遼,搶奪曹操的地盤拚力擴充實力以作久計,待日後中原有變,在起兵北伐,現在與張遼對立,絕非理智之舉!”
孫策默然點頭,周瑜所言其實早在他意料之內,隻不過是他不想輕易接受這麼個現實罷了。現在的他既然已經冷靜下來,就必須為江東大局考慮。若是自己發兵助曹操有望勝利倒也罷了,不過現在是自己出兵也於事無補,那自己沒事又何必在這個時候招惹張遼這個大敵?理智的選擇就是……
孫策喃喃點頭道:“我明白了,明日我便給步騭答複,告訴他我會起兵攻打許昌,還望他不要忘記今日之約定,分與我豫州、淮泗之地!”
見孫策終於肯低頭,周瑜長長的鬆了口氣,又勸道:“其實主公也無需太過急於出兵,張遼雖強,曹操也非易於之輩,況且戰場形勢瞬息萬變,不到最後一刻,誰也不知道誰會最終得到勝利,主公可先答應張遼的要求,佯作準備卻按兵不動,一旦情勢有變,主公也可從容麵對……”聽了周瑜如此說,孫策這才徹底放下心頭的包袱,下定決心!
翌日,孫策接見步騭,答應起兵襲取許都,不過為了不讓曹操警覺,江東兵馬需秘密調動到孫策治下距離許都最近的廬江郡,然後在星夜奔襲。當然如此一來,中間耽擱一些時日就是在所難免的了。
孫策既然已經答應出兵,步騭當然也不好有什麼異議,當即就要回鄴都複命去,孫策熱情款待步騭數日,還領他出遊狩獵,最後才隆重的禮送回江北。
送走步騭,孫策立即開始著手做攻打許昌的準備。數千條戰船在吳郡集中,沿江溯流而上,分批將東吳兵馬送入廬江郡。為了籌措這次攻擊,孫策足足調動了三萬步軍,兩萬水軍!這幾乎是孫策麾下所能集中的大半兵力!
孫策就是這樣,雖然他也會有衝動固執的一麵,不過隻要跳過了心裏的那道坎就會心無旁騖,再不會有別的問題,孫策勇猛、果斷、目光深遠,見識卓越,這樣一頭猛虎如果要是發起威來,足以引起任何對手的警惕!
孫策當然知道周瑜的話不過是為勸解自己找的理由而已,他雖然也相信曹操不是沒有翻盤擊敗張遼的概率,但作為一個當世英雄是不能隻靠概率來做出判斷的,那樣與賭徒何益?而依據實力孫策相信,官渡一戰多半將是張遼取得最後的勝利!
所以既然答應了張遼,孫策就會做完全的準備,絕不會給張遼留下日後詬病的口實,雖然隻是慢了那麼一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