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劉表召集荊州文武,當場宣布屯駐在新野的五萬荊州兵由劉備統領,對此麾下重臣竟無異議,這讓劉表對自己的決定不禁有些疑惑不安,荊州豪族不是一向排斥劉備的嗎,怎麼對劉備統兵這件事情卻意見如此的一致呢?
不過被蔡家的囂張跋扈讓劉表下定決心打壓一番,所以雖然心中不安,劉表還是最終下定決心扶持一下劉備!
信使來到新野的時候,劉備正翹首期盼著荊州方麵的消息。為了得到這兵權,他付諸了太多的心力,結好軍中將領,拉攏與荊州豪族的關係,派人到荊州散布流言等等。可是在任命下來之前,劉備心裏依舊沒譜!
比起劉備,諸葛亮就顯得從容了許多,身為一個和荊州各大豪族都有姻親關係的特殊任務,權力階層中的那些彎彎繞繞諸葛亮都很熟悉,這一陣子他竭力疏通劉備與荊州上層的關係,隱晦的把消息透露這些豪族,劉表暗弱,並非明主。
諸葛亮很明白蔡瑁、蒯良力勸劉表援救曹操的意圖。可是事實證明曹操又難擋河北軍兵鋒。這個時候,荊州需要有一個新的能夠帶領大家反抗張遼的領袖,來保證荊州豪族的基業不會在河北軍的鐵蹄之下毀於一旦,而最合適的人選非劉皇叔莫屬!
諸葛亮深知,要想說動荊州豪族,最好的就是要先說動蔡、蒯這兩家最大的豪族,最關鍵就是劉備能讓蔡瑁接受。為了此事,諸葛亮沒少去找自己的這個姨夫,費了不少口舌才讓蔡瑁相信,劉備並不占據荊州的野心,隻是不忍看漢室顛覆,朝綱失統而奮力與張遼抗爭!
在諸葛亮的描繪下,劉皇叔就是一個死忠於漢室的臣子,並不在乎權勢兵眾,隻要荊襄豪族肯支持他,他必然會對荊襄豪族言聽計從!更關鍵是諸葛亮還做了保證,劉皇叔能征慣戰,此次征戰一定能將趙雲從南陽趕出去!還荊襄一份清平!
諸葛亮相信這份保證才是荊襄豪族最想要的,他們當然想要權勢,不過擺在第一位的還是保命!有這樣一份保證,又有咄咄逼人的河北軍在宛城壓迫著,該怎麼選擇荊襄豪族自己能想得清楚!
果然,蔡瑁從新野走後還不到五天,荊州就傳來了一紙任命書,命劉備屯駐新野,統領荊州之眾抵抗趙雲,再不讓其南下一步!
“哈哈!成了!軍師!成了!有了這四萬兵馬,我便又有了一展宏圖的機會!張遼小兒,我有軍師在,就不信還會再輸!”送走使者,劉備高興的有些忘形,此刻的他仿佛就像是又湊到了一筆賭本的嗜賭之徒,想再到賭桌上放手一搏!輸了,可能會是身死名裂,而若是贏了,則這偌大的一片江山就能攬入懷中!
諸葛亮搖扇微笑道:“主公切不可大意,敵強我弱,這第一步雖說是成了,但後麵咱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況且劉表也並非完全信任我們,黃祖、文聘、王威等劉表的嫡係大將被調走就是明證!”
劉備本就是城府極深之人,聞言一個機靈,頓時麵容一肅,仿佛剛才瘋狂的那個人根本就不是他似的,長揖一禮道:“多謝軍師提醒,剛才是我失態了!”
確實,劉表還是對劉備留著幾分小心的,他既對劉備寄予厚望,另一方麵又怕劉備坐大,失去掌控。他生怕黃祖、文聘、王威、蘇飛這些嫡係大將為劉備所用,便一一收回,隻讓張繡、黃忠繼續在劉備軍中聽用,這些人反正不是直屬他劉表的,便是讓劉備招攬了也不心疼。
不過即便是這樣劉備也已經很高興了,除了這些人帶走的萬餘本部兵馬,留在新野的還有四萬之眾!要知道本來劉備手頭上隻有四五千兵,這多出來的三萬多兵馬沒費劉備一分一毫就握在手中!更重要的是有了劉表的這道任命,劉備可以名正言順的調用張繡、黃忠,他曾經觀察過,這可是兩員虎將啊!一定要抓緊攏入帳中,有他兩人助陣,自己的班底又得到極大的擴充!
而且聽諸葛亮說,這還隻是暫時的,隻要自己能在這一戰中表現的足夠強勢,荊州各地隱藏著的那些正在持觀望的人才必然會紛至來投!荊州鍾靈地秀,簡直就是個巨大的人才庫!到那個時候,必然會有更多人投到自己帳中!
所以這些對未來的美好展望,令劉備高興的有時做夢都能笑出聲!
劉備問道:“這第一步算成功了,軍師,這下一步該怎麼走?”對諸葛亮,劉備如今可說是言聽計從了,冷靜下來的他又恢複了平時的古波不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