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 曹昂的心事(1 / 2)

淮南,壽春城。

十一月的天氣,淮南也下了一場雪,雖然積雪不厚,北風一吹依然非常寒冷。

這樣的天氣,很少有人外出,尋常百姓家都會呆在屋裏生一盆火取暖,富貴人家則多半會燙上一壺酒暖暖身子。

郡府之中,曹昂正坐在書案前看著一本兵書,五年過去,此時的曹昂更顯成熟,額下蓄著五寸胡須,剛過而立之年,鬢角竟有些許灰白參摻雜其中!

雖然已經是坐擁淮泗汝南的一方霸主,可是他的身邊沒有熱酒,隻有一盆炭火用來烤手。如今的淮泗已經不是過去富庶的淮泗了,連年的旱蝗災害,讓這片原本不下百萬人的稠密區域人口減損過半,用一個字來形容就是——窮!窮的曹昂連酒都舍不得喝。

雖然淮泗在曹昂入主之後經過這四五年的治理已經恢複了些許元氣,可是因為要供養麾下七八萬兵馬,曹昂肩上的擔子依舊不輕,上下能節約的開支一律節約,才勉強夠這麼龐大的一支軍隊用度。

七八萬兵馬,對隻有兩郡之地人口不足百萬的曹昂來說卻是有些過於龐大了,可他這不也是實在沒辦法了嗎?北麵,他的地盤和張遼在河南的豫、兗、徐三州相鄰,三州不算二線部隊,隻是戰兵就有三個軍團七萬餘人,西北麵的司隸還有晉軍第一大將趙雲坐鎮,這些壓力豈是尋常人所能想象到的?

有時候,曹昂都不知道自己這麼堅持著是為什麼?

為了自己胸中的誌向?曹昂知道不是。誰都希望自己的一生都是輝煌的沒錯,可也要看自己的誌向符不符合實際不是?就憑手頭上的這點兵力,拿什麼去和張遼爭?張遼現在是去北伐鮮卑了沒錯,可他終歸會有南下的一天的。到那個時候,自己拿什麼抵擋?手上這點兵馬能擋得住能征慣戰的晉軍嗎?

不能!

所以有時候曹昂都想索性撂下肩上的這副挑子,投靠張遼好保全壽春上下這一大幫人的性命,自己也不用每天活得那麼辛苦,可一想到父親的托付,這個念頭經常在他的腦子裏轉了轉就被他強行抹去了。父親之命,不可不從!

漢時以孝治天下,曹昂更是孝子的典型,曹昂的生母劉氏在生曹昂時不行而亡,當時的正妻丁氏視曹昂如己出,而曹昂也從小事父母至孝,現在之所以一直支撐著大局,就是因為他知道自己眼下所做的事情,寄托了父親全部的希望。雖然父親如今被軟禁在河北,可是隻要自己還在,曹氏一族就還沒有輸,而這份基業如果丟了,那父親一生的理想就全部破滅了!

“再堅持吧,也不知道父親這幾年在河北張遼對他怎麼樣,頭疼病發作的時候,有沒有人在身邊伺候……”

正沉浸在對曹操的思念當中,屋外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曹昂抬頭看去,隻見一個十七八歲長相英俊的公子走進房中,身邊一個麵容清臒的瘦高文士一同進入。

曹昂皺了皺眉眉頭道:“軍師、子桓,你二人一同前來,可是有什麼事情?”那英俊公子姓曹命丕字子桓,是曹昂的異母弟弟,父親的愛妾卞氏所生,曹操的十幾個兒子當中,除了曹昂,最富才幹的就是這卞氏生下的四個兒子——曹丕、曹彰、曹植、曹衝!

這四個兒子,曹丕最大,今年已經十八歲,最小的曹衝今年隻有九歲,因為四子是一母所生,平日裏在一起關係很好,而對曹昂這個異母兄長,似乎親近的隻有曹丕曹子桓。

曹丕少有逸才,幾歲的時候就廣讀古今經傳,諸子百家之書,後來曹操認為天下兵荒馬亂,便教曹丕射箭,曹丕六歲就已經學會,曹操又教他騎馬,八歲時也已學成。

曹操被擄至河北之後,無疑加快了曹氏公子們的成長速度,曹丕天縱英才,十四歲就投身軍營,如今年方十八,就已經握有一營五千精兵。可他仍不滿足,年前幾次向曹昂提出想學兵法,曹昂就讓軍師司馬懿做了他的師父。

和他一同進來的就是曹昂的軍師司馬懿。

曹昂能走到今天這一步,司馬懿可謂是勞苦功高,當初兵退汝南的時候,曹昂手下隻有兩萬多殘兵敗卒,此後司馬懿製定方略,出兵淮泗討伐張勳、楊弘。沒過兩年,曹兵便恢複了不少元氣,擁兵七八萬眾,虎踞淮泗、汝南二郡。曹昂能頂住北麵河北軍的強大壓力,可以說司馬懿是他最大的信心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