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文遠提及司馬懿,曹昂麵色一變訥訥答道:“司馬懿不肯投降,昨夜已經逃離此處,罪將派人攔截,不想卻未曾攔住……”
“原來是這樣……”文遠沉吟點頭,司馬懿逃了,這讓文遠多少有些遺憾,畢竟曹昂手底下,也隻有司馬懿比較棘手。不過很快文遠就釋然了,連當年曾給他最大壓力的曹操都敗在他的手下,區區一個司馬懿,又能翻出什麼樣的浪頭?而且司馬懿此次出走必投劉備,路上還有於禁的攔截,走的未必就能那麼輕鬆
想到這,文遠一指壽春方向,道:“走吧,帶我進城!”
道路兩側,除了壽春城的官員以外,還有百姓夾道相迎。這些百姓中有不少是之前一戰被俘的士卒親屬,親人能苟全性命,使得這些人對文遠感激涕零,一路上聽到的讚歎、感激之聲不絕於耳中。
溢美之詞,文遠已經聽得夠多了,他最先關注的還是二郡的百姓民生。
不能不說,曹昂繼承了曹操的班底,手下的治政之才還是挺多的,文遠細看壽春城中的設施和百姓,雖比不得自己治下那般富庶,日子倒也過得安生,汝南、淮南雖說本來就是大郡,可此時仍保有一百餘萬人口,實乃曹昂之功,尤其是淮南,在袁術手上連年饑荒之後,幾年之內就能有此恢複,讓文遠有不小的吃驚!
完成一係列的受降儀式之後,文遠坐在郡守府本屬於曹昂的座位上,放下手中的戶籍賬冊,對召集而來的眾謀士:“這個曹昂,我想令其仍為淮南太守,令諸公以為如何呢?”
文遠這番話,是想向天下人昭示自己的仁德,曹昂雖兵敗仍官居原職,定能使得更多人放棄抵抗歸附朝廷,二來曹昂確實是個人才,莫說是治理一郡,就是一州都足以勝任!
公府掾溫恢道:“不妥!曹昂雖個人才,不過他才終歸剛剛招降不久,應當立即從此處調走,最好是調入朝中給個虛銜,若主公真打算重用,那就在河北尋一處郡守的空缺,才是萬全之策呢!至於淮南郡,臣推薦陳郡人梁習,梁子虞乃百年難遇的治政奇才,又曾是曹操舊部,由他接替曹昂,也更快將壽春的頭緒理清!”
“溫恢此言乃老成謀國,老朽附議。”溫恢說完,賈詡也出言讚同。
“也罷,那就讓曹昂去做兗州刺史,把崔琰調回中樞。至於二郡的太守人選嘛,就用梁習和滿寵。”文遠搖了搖頭道,眾人忌憚曹昂反複,文遠看來卻不可能,因為他看出曹昂慈孝,隻要曹操還在他手中,他就不可能謀反!而如果是曹操的話,文遠或許不論如何也會留在身邊監視,不過區區一個曹昂嘛,還遠遠達不到威脅自己的地步。
一個太守,在文遠看來遠遠不夠,既然不能讓曹昂仍居原職,那就把他的官位往上升!而二郡的太守職務,也任用的是曹操曾經的舊部,文遠就是要釋放一個信號,隻要肯歸順他的,定然會給予優厚的報酬!
這個時候召集眾人來,文遠並不僅僅隻是為了討論如何安排曹昂,曹昂隻是話題的開頭,接下來還有整個曹氏一族的安排,和二郡收複之後的人事任命。
收複二郡,功勞最大的莫過於曹操。能以如此迅捷的速度,那麼微弱的代價將二郡征服,還收降了曹仁、夏侯淵、曹洪這些能征慣戰的將領,所以文遠決定給曹操乃至曹氏家族一個極高的榮寵!
一番商議,文遠決定舉薦曹操為太傅,這是個正一品的官位,而且位列三公,隻不過這個官位自有漢以來多是虛銜,沒有太多的實權在手。當然如果曹操真的有心為這天下辦一番實事的話,文遠也不會吝嗇給他做治世之能臣的機會的!
至於曹操的兒子們,也一個個封為列侯,曹植讓他在在崇文苑研習經義,至於曹彰,這個斬殺了王賀、劉何的黃須猛將文遠當然不會放過予以重用!
不能不說,幾乎兵不血刃的打下壽春,文遠得到了一個人才寶庫,武有曹仁、夏侯淵、曹彰、曹洪、曹真等勇將,文有蔣濟、桓階、陳矯等文官,對文遠的人才資源是一個極大的補充!而且這些補充還隻是擺在明麵上的。隨著曹操的低頭,相信荀彧、荀攸、程昱、樂進、李典、典滿等這些曾經曹操的舊部不久就能吸納入文遠的帳中。
人才這東西,即便再多也不足夠,雖然文遠一係的文武集團已經足夠龐大,可是分攤到廣闊的地盤上,仍有些捉襟見肘,就拿軍隊係統來說,文遠手下的武將就有些匱乏,否則也不會用王賀、劉何這樣的三流武將去做軍團的副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