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計了!快殺出去!”見數不清的敵兵從兩邊密林中殺出,文聘、王威大驚,急令回馬。趙雲,樂進、李典三麵夾攻,銜尾追殺!幸得黃忠及時趕到接應,文聘、王威死戰得脫,不過即便黃忠頂住趙雲兵馬,荊州兵也算吃了不小的虧,至少有三四千士卒被河北軍生擒去了!
兩邊又是一番亂戰,直殺至天黑,眼看誰也奈何不得誰,各自退兵去了。
雖然折損了四五千眾白璧微瑕,連張繡也被趙雲生擒去了。不過這對龐統來說卻也不算什麼,戰果無疑是豐碩的,通過一番出其不意的布置,一天一夜就擊潰了關中軍團!尤其是俘獲了兩萬多晉兵,繳獲了那麼多輜重鎧甲,光是這些就讓黃忠、文聘諸將笑得合不攏嘴了!
龐統傳令收攏士卒,第二天一早渡過白河進駐宛城之內,因為張繡被擒,宛城的防務也由龐統代為接管了。龐統一邊整頓城防嚴陣以待,一麵派人將捷報送回荊州劉備堂下。
不提看到捷報的劉備如何欣喜,此時宛城外晉軍營寨裏的氣氛就顯得有些低落了。因為徐晃的慘敗以及宛城守兵數量的增加,趙雲傳令停止了持續半月的攻城,命令部眾暫時休整。畢竟宛城突然增加了三萬兵馬,兵力甚至已經超過趙雲統轄的兵馬。莫說守城,就是堂堂正正的出城陣戰也有這個能力了。
龐統給劉備送捷報,趙雲這邊自然也是要把白河之戰的戰報呈送給身在汝南的文遠的,不過在送戰報的這件事情上,徐晃卻執意要親自前去,把戰敗的前後經過對文遠說明一下!
其實徐晃的打算,趙雲還能不清楚嗎?晉軍自成軍以來,還從沒敗得這麼慘過!即便戰後收攏了一些敗兵,也依舊折損了三萬餘人馬!這個跟頭,確實栽得大了!身為主將,徐晃自然是難辭其咎的,而徐晃也根本沒有想過脫罪,他此時執意要去見文遠,不用想都知道是去請罪,任由主公處置的!
不過徐晃的執拗終歸還是被趙雲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給按下了,且不說徐晃大戰過後,受傷需要靜養休息,依徐晃的性子,到了主公那兒肯替自己想想嗎?定然是一心想以死謝罪的。
趙雲可不舍得徐晃死呢!當初在驍騎營的時候,徐晃就是趙雲的部下,二人的關係一直以來都相當融洽,一來他把徐晃留在宛城,即便主公問起戰敗之事他也能從旁邊說說話,二來經過仔細了解情況之後趙雲發現,戰敗也並不能全歸罪於徐晃,實在是徐晃這次麵對的對手實在太陰險,太狡猾!出其不意四個字,用在白河一戰簡直就是太恰如其分了!
首先,荊州兵敢於增援宛城,這一舉動就是出乎己方事先的戰略預判的,誰能想到劉備都已經擺出一副放棄南陽的架勢了,還會派兵增援宛城呢?徐晃正因為沒有想到荊州增兵,才會出現疏忽大意的。
而這隻是敵兵戰略上的出其不意!
其次,按照常理來說,當時宛城正在遭受趙雲攻打,荊州兵馬如果增援宛城,定然是走大路火速去救,如果是這樣的話,以趙雲在大路上派出的哨騎眼線,三萬精兵想要躲過幾乎是不可能的,那樣的話趙雲,徐晃就不會毫無防備了!
可此次荊州來的援兵來時並沒有走大路,而是走些荒僻小路,這樣趙雲的哨騎就沒有發揮作用了,而且誰能想到,荊州的三萬援軍不直接進入宛城,竟敢去打徐晃五萬關中軍的主意呢?
可以說這戰術上的出其不意,別說是徐晃,就連趙雲也被蒙住了!
而相比這些,對手在這一戰的細節掌控之中所使的手段更加可怕!
白河,距離宛城不過幾十裏的路程,正常行軍一天就足以到達,在宛城被趙雲團團圍住的情況之下,誰會想到會有一支兵馬不在別處設伏,而是在距離宛城近在咫尺的白河,趙雲的眼皮子底下設伏呢?而且深夜劫營,白河水攻,甚至是調動宛城張繡的兵馬,這一係列的動作,都深得兵法中奇戰的神髓!即便是趙雲,如果麵對這種情況,結果應該也不會好到哪兒。
趙雲自問如果是換作是自己帶領關中軍團趕來的話,也絕不會做得比徐晃更好,一場慘敗幾乎算是不可避免的,隻不過這件事被徐晃不幸攤上罷了。甚至連趙雲,又何嚐不是被對手玩弄於股掌之上呢?
對手的詭詐手段,連趙雲都覺得可怕!在這種情況下,趙雲當然不敢貿然進攻宛城了。不過從俘獲的文聘手下士卒口中,趙雲也得到了關於這支援軍的情況。統兵的幾員戰將分別是黃忠、文聘、王威,而指揮他們的則是一個叫龐統的文士,顯然這一番神鬼莫測的算計正是出自他的手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