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一大早,郭淮就親領兵馬直抵南鄭城下。在馬上高聲喝道:“我乃晉王麾下安遠將軍郭淮,請漢寧太守出城答話!”

半晌,就見一人出現在城牆上,此人一身華服,身高七尺,體型微胖,雖然已年過四旬,可皮膚白皙保養的還像三十多歲一樣。

隻聽那人道:“本官便是張魯!汝有話便講,不過若是勸降還請閣下免開尊口,我張魯誓要與南鄭共存亡!”

郭淮暗地裏卻一陣嗤笑,情報裏說張魯喜歡別人喊他師君而自稱本座!現在卻口口聲聲說示弱承認是朝廷的太守,就這樣還嘴硬誓與南鄭共存亡?不過是想挽回點麵子罷了。

看透張魯的心思,不過郭淮嘴上並不反駁,而是高聲叫道:“張太守可知天時嗎?”將張魯不答話,郭淮繼續道:“我家大王自擁立天子以來,奉天子以討亂賊,天兵到處、曹操、袁紹、呂布、馬、韓之流無不授首,兵鋒所向,莫不望風歸降!今我家大王統精兵百萬,上將千員,奉天子明詔收複漢中。陽平關更是已被我大軍攻破,太守既口稱朝廷之臣,為何不早早開城投降?”

勸降!沒錯,郭淮就是要勸張魯投降!尋常的將領攻打一座城池,慣性的思維就是如何攻破城防,這樣的將領缺乏大局觀,隻能為將,離一軍統帥境界上還差了一檔。而為帥者則需要從全盤大局上考慮,運用戰場內外一切有利於己方的因素打贏一場仗。

孫子不是有一句話嗎,為將者。攻城為下,攻心為上。

郭淮起初也隻是單純考慮如何僅靠手頭上的這點兵力攻破南鄭,不過文遠的軍令給他帶來了極大的啟發,讓他突然想到從另一個角度思考問題,而能想到這些,證明文遠的眼光不錯,郭淮確實是個能文能武的全才,很值得日後培養。

而且郭淮這一番話說的確實夠力道,至少張魯一下就被被嚇住了,想想曹操、袁紹、呂布這些人,哪一個當年不必他張魯混的好?可這些當世梟雄結果一個個還不都被張遼收拾了?如今張遼的兵馬都已經打到南鄭城下,自己不也要落個同樣的下場?

見張魯不答話,郭淮知道他是怕了,大棒子砸下去,緊接著就扔出一個胡蘿卜:“張太守且放寬心,我家大王素來以仁義著稱,並非殘忍嗜殺之人,太守想來也知道曹操雖曾與我家大王互為死敵,如今卻已官拜太傅,呂布也在我家大王帳下為大將。太守此刻若肯開城投降,免南鄭百姓生靈塗炭,我家主公必然厚待,日後免不得為太守封侯拜將。”

張魯遲疑道:“將軍此話可當真?”

郭淮長笑一聲道:“事已至此,太守以為本將還有必要說謊嗎?征討漢中的幾十萬兵馬不日就能在南鄭城下會齊,太守以為憑城裏那數千殘兵就能守住南鄭嗎?太守降與不降,破城都是必然的,但對太守和滿城的官員百姓來說……可就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