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

好書推

台灣出版商青睞圖交會訂走109個展位

第九屆海峽兩岸圖書交易會將於今年10月25日至28日在廈舉辦。

組委會稱,本屆圖交會主會場設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展場麵積17000平方米,展位1000個,設立大陸圖書展示區、台灣館、主賓省展示區、兩岸數字出版展區、館配區、主題館活動區、兩岸版權貿易區、圖書零售區等8大展區。島外的書迷也可“一飽眼福”。組委會還在廈門集美區和翔安區設立圖書銷售分會場,麵積各約1500平方米,外圖廈門書城分會場麵積達15000平方米。

截至8月2日,組委會已落實廈門國際會展中心主會場展位801個,完成了80%的招展任務。台灣出版業界參展報名非常踴躍,現已確定台灣出版機構參展展位109個,超過台灣館規劃展位的100個。今年,浙江省作為本屆圖交會的主賓省將設立主賓展區,展區規模為60個展位。

《蔣介石傳》上海書展大陸首發

中國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員、中華民國史權威專家嚴如平、鄭則民合著的《蔣介石傳》(全二冊),由中國出版集團旗下中華書局近日在上海書展大陸首發。首批趕印數百本新書一搶而空。據悉香港中華書局亦即將推出繁體字版。

《蔣介石傳》彙集作者近40年心血,與以往研究相比,在認識上有了突破,全書分為24章、145節,充分運用海內外刊布的檔案數據、蔣介石日記等,記述了蔣介石88年複雜的一生,尤其關於他統治中國的22年的內容占了15章。

嚴如平、鄭則民表示,“近20年來,隨著許多檔案資料的刊布,尤其是蔣介石日記的開放,以及海峽兩岸學術研究和交流的廣泛開展,我們對蔣介石的認識不斷加深,努力站在新的曆史高度重新認識蔣介石,改變過去偏重以黨史的標準或領袖著述為依據來評定是非。”

北京市新聞出版局廣征扶持實體書店意見

不久前,北京市新聞出版局就起草“北京市實體書店發展扶持政策”,借助媒體和微博向社會征求意見,活動得到了讀者、網民的熱烈響應。眾多讀者通過來電、微博、郵件等方式發表議論,為實體書店的生存各抒己見。

如何扶持實體書店發展?大家提議,成立區域性實體書店聯盟,集合采購、物流、宣傳、信息等資源共享平台,降低經營成本,提高經營效率。給予實體書店房租、經營成本的直接補貼;稅費的減免以及貸款支持,比如,給予減免營業稅、增值稅和所得稅,銀行貸款利率優惠等。

對於實體書店自身如何改善經營這一問題,大家認為可以從四個方麵著手:一是發揮創意,複合經營。書店不能把自己當成賣書的,它還要賣體驗、賣環境;二是與教育產業融合。讓教育走進實體書店,開展教學活動、講座、研討會、讀書交流活動,並可以與周邊小區共建書店;三是提供增值服務。增加網上銷售和送書服務。實體書店可以考慮使用豆瓣等網站的資源,積極尋求合作,給自己創造出新的增長點;四是做文化生活的倡導者,做個性的創意書店,做有品牌的書店,書店可以發展會員製、組織文化活動,倡導讀書理念,然後再充分利用這些會員資源,開拓自己的新商業模式。

華碩建立“台灣數字大市集”雲端平台

人人都能當作家、歌手發片或發書的時代來了。台灣“經濟部工業局”與華碩合作,日前宣布成立“台灣數字大市集”,預計年底前上線,自創音樂不需通過唱片公司篩選,可上傳到這個雲端數字內容平台,賣給有興趣的唱片公司、數字影音通路商,未來還能賣給兩岸消費者,文字創作者也可比照辦理。

華碩與“工業局”日前舉辦記者會,宣布成立“台灣數字大市集”雲端平台,初期走的是商務模式(B2B),今年底前上線時,將整合一萬個內容業者,包括城邦集團、戲穀、遊戲橘子等,明年將進一步走向消費市場,並複製這個平台到大陸。

目前台灣的數字內容販賣,主要透過電信作為通路商,也有規模不一的其他網絡商店。既有的模式為通路商與內容業者談合作,出版商、影音內容商授權把電子書、音樂或影片上架到虛擬商店,例如不少雜誌的電子版,會在中華電線上的書城銷售。

香港文彙報推出創刊65周年紀念郵冊

香港文彙報為紀念創刊65周年,與中國集郵總公司合作於今年9月出版一本紀念郵冊,其中包括該報創刊初期的16位“文彙名人”紀念郵票。

紀念郵票分為兩版,第一版是文彙報8位創刊時期的組織者:首任董事長李濟深、首任總主筆徐鑄成、首任總經理嚴寶禮、首任總編輯唐納、首任發行人楊培新、首任副主筆宦鄉、首任副總編柯靈、首任編委會委員胡繩;第二版是文彙報8位創刊初期的周刊主編:新思潮周刊主編郭沫若、侯外廬,文藝周刊主編茅盾,經濟周刊主編千家駒,史地周刊主編翦伯讚,教育周刊主編孫起孟,科學生活周刊主編曾昭掄,青年周刊主編宋雲彬。

大陸出版產業鏈最大資本合作項目敲定

中國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江西新華發行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科技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江蘇鳳凰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於8月8日在京簽署合作協議,決定共同出資重組新華聯合發行有限公司。此舉也是近年來大陸出版產業鏈上下遊組織間最大的資本合作項目。

根據協議,重組後的新華聯合發行有限公司由中國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持股37%,江西新華發行集團有限公司持股35%,中國科技出版傳媒有限公司持股18%,江蘇鳳凰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持股10%,總出資額6億元。

業內人士認為,此次合作是大陸大型出版發行集團通過跨區域重組創新出版物傳播管道的積極探索,對於出版業衝破地區封鎖,推動跨地區跨行業聯合,培育資產資源集中度高的全國圖書發行中心具有示範意義。

香港聯合出版集團捐20萬元

義助西藏人才培養

8月5日,香港聯合出版(集團)有限公司向西藏自治區新聞出版局捐贈人才培養資金儀式在拉薩舉行,捐贈的20萬元資金用於支持西藏新聞出版係統人才教育培訓。

自治區新聞出版局局長索林在捐贈儀式上說,這筆人才培養資金,對解決西藏新聞出版從業人員培訓經費不足問題,更好地開展人才教育培訓,將起到積極的促進和推動作用。

香港聯合出版集團董事長文宏武表示,將以此次捐贈活動為契機,采取邀請西藏新聞出版從業人員參觀學習、實地培訓等方式加大智力援助力度,加強與西藏新聞出版係統的交流合作,促進優勢互補、共同發展。

龍應台讚十鼓:民間文創標竿

台灣“文化部長”龍應台8月20日上午走訪台南文創園區、林百貨及十鼓文化園區3處文創潛力點,盛讚十鼓是台灣民間文創產業標竿之一。

龍應台台南首站到台南市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園區內古跡建於1906年,前身是日據時期專賣局台南辦事處,長年被大樹遮蔽,雖緊鄰車站,卻鮮為人知。“文化部”委托成大建築係教授黃斌修複,老建築呈現新意,目前委由南台科技大學經營。龍應台說,園區不隻麵對大街,離火車站近,易和城市串連,也能成為強烈性格文創工作者的工作室,拉近市民與文化創意產業間的互動。

龍應台接著前往林百貨,她說,林百貨象征30年代物質文明的推進,是人民生活記憶,戰後一度淪為廢墟,“文化部”與市府共花8千萬新台幣修複林百貨,非常值得。

龍應台最後一站前往十鼓文化園區,推崇十鼓擊樂團團長謝十承租台糖閑置廠房,引入擊鼓定目劇、電影拍攝,8年經營逐步轉虧為盈,是民間經營文創產業的標竿之一。她直言,很多藝文團體等待當局補助,十鼓自給自足開創新局,是很成功的例子。

BenQ華文世界電影小說首獎王虎森《好走》寫下海亂象

什麼樣的小說會受到導演、編劇青睞,改編成為電影?來自湖南省的王虎森以作品《好走》,描寫大陸90年代後人人下海經商的現象,一個男人因為被倒帳,隻好以綁架作為威脅手段,作品描述被綁架的小學生與綁票者之間的荒謬關係,劇情高潮迭起,且有地域民俗元素襯托,在第三屆“BenQ華文世界電影小說獎”獲得首獎,被評審、作家小野譽為“好看又有深度的、極具被改編為票房片的潛力之作!”

來自湖南的王虎森,今年45歲,是初中老師,得獎之作《好走》以90年代大陸社會普遍的“下海”現象作背景。所謂“下海”,就是90年代大陸全民經商的普遍用語。因其它行業收入低,經商是最快發達方式,當時包括老師、公務員都“下海”經商,不過不少人都遭人倒帳而走了偏門——綁架勒索。王虎森說:“我的老師同事,都曾因‘下海’失敗綁架人,我開始思索這些怪象的背後意義,結合新聞時事,創作成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