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由金嶽發起進攻,金嶽憑著優秀的腳下技術一路護球直到禁區弧前沿。柏石匆匆趕到,攔在金嶽身前。金嶽由於已經多次與柏石一對一,已經算得上十分了解了。知道柏石在身體素質上還是不錯的,作為一個還算典型的宅男想要硬撼柏石是絕對不大現實的。所以金嶽準備再次分球,不過此時的李蛇和李真武站位都不是很好,直接分球的話被攔截的可能性比較大,而且兩人進的比較深。而兩個邊前衛此時站位也頗遠,不能給予金嶽有效的支持。此刻過掉柏石乃是最好的選擇。
雖然之前有過掉柏石幾次,但此刻隨著比賽的長時間消耗,踢了將近整場比賽的金嶽也是有些疲憊的。用之前的快速磕球變向的方式現在似乎不會太穩妥。隻能用更加高深的技術了。金嶽是個十分懶惰的人,想磕球如此省事的技術他最喜歡了。所以將磕球做的很好。甚至還自創了山寨版的牛尾巴,期間還將此傳授給了楊威。
不過並不是金嶽不會其他技術,早在中學時代,金嶽就曾練習過一些技術。不過由於自身素質問題,很多技術都不夠到位,隻能做出一些山寨版的,而且實用性不大。不過最近他重新練習了一回,憑著出色的身體素質在短時間內便將以前的技術都真正地掌握了。不過本著他懶惰的性格,過人時還是習慣使用簡單地磕球變向。而此刻他不得不使出其他的技術了。
柏石攔在金嶽身前時,止住金嶽的衝勢,然後伸腳斷球。這次伸腳十分迅速,如果磕球變向的話隻能向後,前方幾乎被封死。
此時金嶽趕緊用一隻腳踩住球將球向後拉,緊接著180度轉身用背對向柏石,抵住上前的柏石後,用另一隻腳將球將球向後側拉。身體順勢轉回,繞開柏石,一套華麗的馬賽回旋在柏石還未反應過來時已經完成。馬賽回旋的精髓在於動作的一氣嗬成,左右腳交替踩球需要十分好的球感和時機把握。(左右腳交替踩球這句話有一段故事啊。話說我曾經學習馬賽回旋時,上網找資料。找到一個帖子時,看到裏麵寫到“…左右交替踩球……”那時讓我思索半天才明白“腳交”被和諧了。)而金嶽過去完成時,總在銜接上難以做到完美,這一次卻完美地完成了。
擺脫了柏石的金嶽正準備加速啟動,突然衣服被身後的柏石拉住了,金嶽一個不穩後仰倒地。此時的金嶽並不是假摔,而是本來身體就比較疲憊,做完馬賽回旋後,身體有些重心不穩,而且在加速啟動的瞬間被拉住,種種因素結合在一起,金嶽倒地也是必然的。
裁判立即跑了過來,給了柏石一張黃牌。因為是決賽,裁判為了保持比賽的流暢性,整場比賽很少吹犯規,並且雙方球員的動作也比較小心。因此,柏石這張黃牌還是全場第一張黃牌,於是全場響起了噓聲。體育係的球迷不滿柏石的表現,而信息係的球迷不滿柏石的行為。
隨後,裁判給了一個任意球,在禁區弧前,離球門30米左右。金嶽最遠的進球是離球門28米處。因為與職業球員的差距,28米已經是十分誇張地距離了。大學的比賽中,幾乎見不到幾個超過30米的進球。此刻30米的任意球對金嶽來說也是一個考驗,因為麵對王定海這樣的門將,20米地距離直接射門難度是非常非常大的。於是金嶽還是選擇了傳球。
金嶽用腳步量好距離後,深深地呼出一口氣,然後開始發力奔跑。當右腳踏在球的右側後方時,金嶽側身擺起左腿,一個猛地發力。可能是長時間地體力消耗,再加上剛剛摔倒後,腿被崴到有點麻。使得踢球的角度並不是很好,本想用腳麵將球挑向禁區的一腳,卻讓球鞋舌頭偏內側處碰到了球,並且這一腳發力和觸球都有些古怪,球飛出時完全不旋轉。
金嶽在出腳的一瞬間就十分鬱悶,他無聲地向老天呐喊“您老開開眼吧。”
或許真的是老天開眼,球在越過人牆後還是小幅度地向著左側偏移,金嶽立即心中呼道“老天爺您真的開了一次眼啊。”不過王定海瞬間調整身形向著球飛行的方向跳起準備撲球。
就在大家都認為球會被撲出的時候,足球再次詭異地向著右側偏移。形成了一個不怎麼明顯的S型弧線。而此時已經飛身撲出的王定海也無能為力。畢竟他沒有見過如此詭異地射門。足球飛入了球門。金嶽憑著一球詭異無比地任意球為信息係打入一粒進球。全場球迷都轟動了,為一顆十分罕見的30米任意球驚訝,更為剛剛那莫名其妙的弧線而驚訝。這樣的S型弧線曆史上曾有過,那是無人可比的任意球大師儒尼尼奧踢出的。而此時的金嶽在無意間沒有用水元素精通完成的。他激動地對著天空吼道“老天你又開了次眼。”讓周圍的一群人莫名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