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4 激情退卻,不想再“丁克”卻為時已晚(二)(1 / 1)

改變想法

時間如水流逝,一晃5年又過去了,我和老公依舊沒要孩子。那次私自打掉孩子後,老公再也沒有在我麵前提過要孩子的話題。表麵上,生活依舊如常,但是我能感覺到還是有變化,兩人之間再也不像以前那麼親密無間,仿佛隔著些什麼。

而生活也在潛移默化中改變了我的一些想法,有時走在路上,我常常會望著街邊一家三口手牽手而過的情景發呆。有一次去好友家玩,好友的女兒剛兩歲,可愛極了,去的時候,孩子正坐在她爸爸的背上騎大馬,甜甜的笑聲在屋子裏回蕩。那一刻,滿地亂七八糟的玩具卻莫名地讓我有種在我家從來也找不到的溫馨感覺。

還有,原先無比羨慕我和老公二人世界的朋友也都一個個地轉換了戰營,加入到勸說我要個孩子的隊伍中。偶爾和老公發生爭吵,朋友就會趁機勸我,還是有個孩子好,有了孩子,婚姻會更穩固,像他們這樣整天為孩子操心著急的,哪還有精力互相挑剔?

朋友的話讓我有了一些動搖,但真正讓我做出決定的是那次陪著一個曾經和我一樣堅持要做“丁克”,如今業已反悔,且做了準媽咪的朋友去做彩超,本來是她老公要陪她去的,可臨時出差,她便拉上了我,說先給我上一課。當時我還打趣說,我才不會像她那樣意誌不堅,半途而廢。可沒想到,真的是那一次,我下了生一個孩子的決心。當時我陪著好友一起進了彩超室,醫生對好友說這是孩子的手,那是孩子的腳時,站在一旁的我竟然不由自主地撫摸上了自己的肚子,感覺內心深處有一塊軟軟的東西被觸動,可能就是傳說中“母性大發”吧,那一刻,我突然很想擁有一個這樣的精靈。

今年老公的生日,我精心準備了一番,做了一桌的好菜。飯桌上,我鼓起勇氣對老公說:“我們要個孩子吧。”原以為老公會欣喜不已,可沒想到,他隻是淡淡地看了我一眼,然後淡淡地說了一句:“算了吧,其實我們這樣也挺好。”老公的話讓我一下子愣住了。

那天之後,我又多次跟老公提過要孩子的事,原以為在這件事上,我想通了,事情也就順理成章了,可沒想到到頭來竟然還要苦苦爭取和鬥爭,商量不成談判,談判不成吵架。我問他為什麼不想要孩子,最初他一句“不為什麼,就是不想要”就想把我打發了,後來我一直逼問,他火了,撂下一句“別忘了當初是誰堅持不要孩子的,是誰一意孤行去打掉孩子的”,說完摔門走人。那晚,他一夜未歸。

其實,我想要孩子還有一個原因,這些年,我和老公的感情越來越淡了,老公時常晚歸,每次我問起,他都說工作忙,在加班,或者在外應酬。我的內心越來越不安,或許真如朋友所說,有個孩子,我們的婚姻能更穩固一些。

沒有孩子,曾經讓我無比自豪和倍感甜蜜的二人世界如今隻剩下吵鬧、冷戰。是我“悔丁”錯了,還是當初我堅持“丁克”錯了呢?而老公是在跟我賭氣,還是真的不想要孩子呢?頭,好疼,好亂。

專家解讀:

愛情,固然有兩個人的美好,婚姻卻是三個人的美滿。當昔日“丁克”漸漸變老,當夫妻感情趨於平淡時,一些人開始反思、動搖,然後“懸崖勒馬”,想要個孩子以確保家庭關係的穩固。茹欣也走過了這樣一個心路曆程。不管是當初堅持做“丁克”,還是如今“悔丁”,這都是她個人對生活的選擇,我不想做過多評價。

但我想說的是,婚姻是兩個人甚至兩個家庭之間的事,在處理婚姻中的問題時,最忌一意孤行,而茹欣恰恰屢犯這樣的錯誤。真正的快樂是在滿足自己需要的同時而又沒傷害到別人的需要。我的需求有沒有過分?有些地方可不可以調和?能不能夠退而求其次?在做出一些決定和選擇時,如果茹欣能多做一些這樣的思考,或許今天的局麵就不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