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店裏的顯影液真沒一點了。頭天下午,喬立人就動員手下員工馮冬,要他第二天去南京,不要到店裏來,起早從家裏直接動身去買。
\t馮冬天生膽小,湖城離南京也就一百多公裏,南京大屠殺他沒有目睹也已經耳聞,聽說要他去那裏買顯影液,他驚恐地瞪大他已經溜溜圓的眼睛,吞吞吐吐地問是不是能夠不去?
\t喬立人笑了,問他是不是舍不得新媳婦?不就是早上去下午就能回來嗎?他說不是,日本人這麼快就放下屠刀了嗎?南京人都殺得差不多了,下麵就要殺外地去的人了,他要去了就回不來了,才過門的新媳婦不是要守活寡呀?
\t喬立人讓他放心,說自治會長是他親家,告訴他從日本人那裏得來的內部消息:日本政府迫於內外的輿論壓力,縱容大屠殺的日軍的最高指揮官鬆井石根被召回國了,重新派駐的日軍首領,開始嚴格軍紀管束自己的士兵,使得日軍的暴行收斂了,還在召難民回南京,不會那麼繼續窮凶極惡地殺人的。
\t馮冬還是搖頭,說日本人殺了那麼多人,南京城裏還不到處都是屍體呀!這麼多天了,說不定早就發臭了,看了回來大概睡覺都要做噩夢的。
\t喬老板有點動搖了,馮冬說得也有幾分道理,那麼些死人,城市能這麼快清洗幹淨嗎?別帶些疾病回來吧。勉強能對付一兩天日本人洗照片,中國人反正也沒心思照相,趁早關門。但是,想到時過境遷,已經有報紙說,南京市區的生活氣氛相對恢複,大屠殺其間雖然斷水斷電,但國際委員會出麵找到發電廠技工,今年新年之初就恢複了供電與供水的,有電的城市,應該充滿了光明的。想起當天上午,劉福喜帶幾個日本人來洗照片,還塞給他兩張報紙的,說著喬立人掏出來給馮冬看。
\t一張是日文的,他們看不懂,但上麵有兩張照片:一張照片是日本士兵給小孩發糖,另一張是一個日本軍醫給中國孩子檢查身體。馮冬說:“喬老板,你相信這個?我們不也給湖城的日軍拍了好些中日親善的假照片嗎?”
\t喬立人翻開另一張報紙,這是中文的《新申報》,一條通欄標題貫穿頭版,題目是《日軍使難民沸騰起來,南京城和諧氣氛令人高興地發展中》:“難民處收容了100000多名難民,他們開始對身穿黑黃色製服的軍官和士兵變得非常友善。目前,有一大批店鋪已經開張,他們的生意都非常忙碌和興旺……難民們的孩子從未見過日本士兵,他們簇擁著去圍觀士兵們。”
\t“你看這點,店鋪都開張了,生意忙碌而興旺,這不是正是我們需要的嗎?”老板特意指著另一版麵的字說,“你看,南京已經成立了自治委員會,他們正在動員難民回家。先回家的難民,每天每人可以發米半升哩。他們日本人那麼多駐軍也不能整天活在死人堆裏吧!
\t況且日軍占領南京之後,如果南京變成一座死城,久久不能恢複生活秩序,日本鼓吹的所謂聖戰豈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耳光,他們要建立什麼大東亞共榮圈豈不是癡人說夢?”
\t見馮冬依然不答應去,喬立人無可奈何地說:“我們都是有家有業的人,留在淪陷區實在沒辦法。但留下來了總要活下去吧。你當我想法國難財呀?也是日本人逼著開店的,想不開門都不行,照片送來,不衝洗也不行。我們要吃飯,你才結婚的,還要養老婆,很快孩子也會出生的,關門大吉不行,災難總在發生,生活也要繼續……”
\t勸說了半天,王冬終於打算到南京去了。但他為人謹慎,到江寧就下車了。這裏,是南京的西大門, 還不是市區,卻滿目瘡痍,一片廢墟,房屋不是被燒得隻剩下框架,就是被炸得隻有斷壁殘垣。大街邊有凝固的血痕,小巷裏有倒臥的屍體,昔日有湖城那麼繁華的小城,現在甩一顆手榴彈也炸不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