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看,宜昌上遊的三峽,既是阻攔日軍沿江上侵的天然屏障,但也是宜昌大撤退的最大阻礙。”
\t他個子並不高,手指著夠不到上麵的圖標,老王遞給他一根樹枝,他接過來,指著長江當中的一個點說:“我們現在的位置就在這裏,四十天要突破這個地方,聽起來像是天方夜譚,但是,我們隻有這點時間。”
\t“盧總,民生公司現在能走峽江的隻有22艘輪船,單船運載能力隻有200噸至600噸啊。”站在他邊上的老王也呲牙了,“最多能運送1.4萬噸的物資。按這樣的運力計算,全部物資和人員運至重慶,最少要一年時間……”
\t“一年?來不及了。”盧作孚打斷他的話,“一年時間會發生什麼情況?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必定會沉淪,很快就會被日本人控製的,隻要沒撤離,我們的成員我們的物資在這裏,就會化為腳下的塵土的。”
\t一個船長說:“長江航線我走了多少回,在座的誰不知道?從宜昌到重慶,上水航行至少需要四天,下水航行至少需要兩天,我們既不能把長江縮短,也不能拉著太陽不讓它落坡吧?”
\t“不能,的確不能。”盧作孚斬釘截鐵地說,“但是,我們必須采取盡量縮短航程的辦法,以爭取多運物資,時間來不及了,所以我們必須創造奇跡。”
\t夏勇上前插了一句:“我們去年已經實行了枯水期的航運法——就是三段運送法。現在是不是還可以這樣做?”
\t盧作孚回頭掃視了他一眼,肯定地點點頭:“到底是年輕人頭腦轉得快,其實,我們過去在枯水的時候,已經運用過這種辦法,現在雖然沒到枯水季節,但是我們還是可以繼續采用這個辦法。”
\t馬上就有幾個碼頭管理人員說,裝卸是大問題,同樣占用時間。
\t夏勇馬上說:“可以統籌一下,因為在三峽地段晚上根本不能行船,一個晚上一船貨物裝卸不了嗎?”
\t碼頭管理人員無話可說了,但也有人提及,有的設備太大,太笨重,不容易裝卸,一個晚上都搞不定。
\t盧作孚說:“那好辦!非常重要的、非常急需的、不容易裝卸的,由宜昌直接運到重慶。次要的、較輕的設備,可以一半航程,隻運到萬縣就可以卸下了。同時,我們可以征用民間木船,如果征集到幾千條,用來運載輕型物資,又能節省一半的時間。更輕、更不關緊要的器材再縮短一半航程,隻運到奉節、巫山或巴東就卸下,留待以後再轉運…”
\t會議室發出嗡嗡的聲音,但大多數人是讚同的。
\t盧作孚點點頭:“還有的,甚至運進三峽就卸下來,讓輪船當天就開回宜昌來。一部分力量較大的輪船,除本身裝運外,再拖帶一隻駁船,運貨量更大。”
\t宜昌港口的經理喜形於色,居然拍起了巴掌:“太好了,這樣,每天下午都有五六條船開回來,每天早上都有五六條船裝出去,壓在我們心上的石頭就能慢慢減輕了。”
\t在場的人都交頭接耳議論起來,認為這個方法切實可行,關鍵問題,能把暴露在敵人炮火下的宜昌人和物進行大轉移,充分利用難得的四十天中水位時間,最大限度地增加運輸能力,把成千上萬噸至關緊要的物資與人員送到安全的地方。
\t一個個擔憂的心情漸漸放鬆了,一雙雙緊鎖的雙眉慢慢舒展了,情不自禁地叫起好來。
\t盧作孚依然沒有開笑臉,嚴肅地說:“先不要忙著叫好,要看我們做得好不好。從我做起,民生公司的指揮中心內,電報機24小時不停工作,所有電文必須在第一時間內送到我手裏,不論我在做什麼,都要讓我親自處理……”
\t夏勇情不自禁地張開嘴:天哪,這就意味著,他簡直沒有休息時間,半夜三更睡著了都要起來處理問題。當然,也隻有這樣,龐雜運輸過程中每一個細節他都能了然於胸。
\t“對你們的要求是,”他搖手讓大家靜下來,“從明天起,在各個港口輪船都要實行白天航運,晚上裝卸的辦法。請各位船長大副記好了,輪船抵達碼頭的時候,艙口蓋子全部揭開,窗門全部拉開,以保證輪船靠岸馬上裝卸。”
\t所有的船長全部站得筆挺,齊聲回答道:“是!”
\t他繼續下達命令:“各個港口的負責人聽好了:輪船靠岸的時候,起重機的操作員必須在崗,搬運工人必須在場等候,器材必須早裝在駁船上,隻等輪船一到,拖頭就要靠近駁船。輪船剛拋下錨,駁船馬上就要拖到輪船邊開始裝貨。你們做不做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