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都是革命同誌,而且在拯救詹姆斯的時候她也是立了功勞的,我當然應該出力,但是,報社也論資排輩,老王老唐,各幹一行,發行部我當家,可以說我這裏缺人手,分發報紙你是能幹的,包括你的幹兒子,”說著他摸摸孩子的腦袋,“看這娃娃滿機靈的,我們那裏有報童,他也可以去賣報紙……”
\t“哎呀太好了,要得要得,”小龍激動起來,連蹦帶跳。
\t“這麼說,你同意幫她找事做了?我們一家可就靠著你了,老林你真是個好人,好人有好報,保佑你子子孫孫福壽綿綿。”-
\t“什麼子子孫孫?為了革命,我還是單身。”輪船靠岸了,老林推了他一把,“別說那麼多了,快點把報紙送到船上去吧!”
\t江龍問他交給誰,他說交給大副就行了。江龍就說,如果是船上的大副是夏勇就好了。老林批評他幼稚,說夏勇是跑長江沿岸的大輪船,現在這裏是過江的輪渡。看著碼頭湧上來的乘客他大發感慨:“全國的精英全都聚在重慶了。”
\t江龍知道他的毛病,如果不是送報紙,他可能會站在碼頭上即興演講一番,再鬧個暴動什麼的,那會出事的。重慶不比那時的武漢,武漢淪陷前夕基本上沒人管。
\t江龍怕他再提在漢口讓他做老林警衛員那個茬,便說:“那是,好地方都讓小鬼子占著了。”
\t好在老林心思完全放在怎樣幫曉曉找工作方麵了,沒提這事。
\t輪船上下了許多乘客,江龍上船,把報紙交給大副,說船到對岸,自然有人接,讓對方放心。然後他就在船上麵吆喝生意,使他可以幫人提貨。有船員說,岸上有許多棒棒,不能跑得船上來搶生意,要趕他。
\t大副上來說,這是報社送報紙來的,順便攬活,隨他去。還給顧客說,東西交給他可靠,這是報社來的人。正好一個老太太出來,看見那麼高的台階腦袋都發暈,嘀咕說怎麼走得上去?
\t江龍趁機說:“老人家,我背你吧!”
\t老人身邊的兒子也是大包小包提了不少,看見他這麼壯實的身子,說好價格,便點頭同意了。老太太身上也背著一個包袱,跟著來的小龍,連忙接過來說他能背包,這個是免費的,母子倆都說遇到好人了。
\t走到岸邊,老林見他們兩人攬著活難說話,有點不高興,老林對江龍說:“走,跟我們一道去報社去吧,你也好熟悉下環境。”
\t江龍說不礙事的:“你打前頭走,我絕不拉後腿。”
\t他一邊說著,一邊蹬蹬地往上跑,把老太太背到最高的石階上了,老林還氣喘籲籲地才上一半梯坎。不得不佩服他力氣大。
\t沒想到小孩子也跟著上來了,還背著一個大包袱,他連連點頭,又發議論:“在重慶這個地方就這點難辦,到處都是坡坡坎坎的,就像我們革命的道路,坎坷曲折,但是我們也要百折不撓地走下去,革命是什麼,革命就是爬坡,隻有……”
\t小龍根本不懂他說些什麼,隻是問他:“林先生,你看我這樣的人送報紙行嗎?”
\t“行啊行啊!山城的報童就是要走千家萬戶,你有這份不怕苦的精神,一定能夠把工作做好,我們歡迎你,小報童。”說著,一本正經的跟他握握手。
\t把老太太送到最高的台階上,領了工錢,老林才走上來,帶他們來到中山三路的《新華日報社》。在門口一看,江龍發現比起漢口小了很多。老林解釋,長江下遊所有的機關單位都遷來,地方有限,隻能克服困難了。
\t發行部是個單獨房間,裏麵堆滿了散發著新鮮油墨氣息的報紙。老林就說上去找一找管事的人,看能不能給胡曉曉找個事情做做。說著就上樓去了。
\t看工人實在太忙,江龍閑不住,就幫著遞上一捆捆報紙,小龍也搭手幫忙。
\t老林下樓來了,看見兩人忙碌不停,笑道:“你看,當初我就知道,你是個會幹活的人,果然沒看錯。”對搬運工人吆喝一聲,“老張老李小王,這位是新來的江龍,以後他就在我們發行部上班,專門負責收發。”
\t幾個工人瞅瞅江龍,點點頭,算是打了招呼,又低頭忙碌起來。
\t江龍就問他事情辦得怎麼樣了?老林這才收斂起笑容,雙手一攤說沒辦法:“盡管她是名牌大學的,可是學的不是新聞專業,而且報社招收職工控製得很緊……”
\t他說得吞吞吐吐的,江龍懂得了,他說話不行,沒人聽他的,隻有像自己這樣出苦力的人,才能夠到他手下混碗飯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