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試析水閘工程施工的常見風險與防範對策(1 / 2)

試析水閘工程施工的常見風險與防範對策

技術交流

作者:唐彬 王波

摘要:文章以水閘工程施工為研究對象,著眼於風險防範研究視角,分別從水閘工程施工的機械性傷害風險、坍塌風險以及觸點風險這三個方麵入手,就風險的產生原因、危害做出了簡要分析,在此基礎之上,詳細闡述了針對上述三類常見風險進行有效防範的具體對策,旨在引起各方工作人員的特別關注與重視。

關鍵詞:水閘工程施工;機械性傷害風險;坍塌風險;觸電風險

中圖分類號:TV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2374(2013)03-0059-03

伴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持續發展與經濟社會現代化建設進程日益加劇,社會大眾對於水利工程的建設要求呈現出了逐步提高的發展趨勢。可以說,水利工程建設已成為關係到國民經濟建設發展的關鍵項目之一。水閘作為一種以擋水與泄水為目的的中低水頭水工建築物,其運行環境的特殊性使得在水閘工程項目的施工過程當中,風險因素不可避免。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做到的是:在水閘工程施工現場中,做好對常見風險因素的有效識別,采取針對性的風險防範對策,提高水閘工程項目施工的整體質量與水平。本文試對其做詳細分析與說明。

1 水閘工程施工中的機械性傷害風險與防範對策分析

1.1 水閘工程施工中的機械性傷害風險分析

通過對相關統計資料的整理與分析,發現機械性傷害風險可以說是現階段整個水閘工程施工中最為常見、後果最為嚴重的風險因素之一。在當前技術條件支持下,水閘工程施工中涉及到的土方施工環節、鋼筋加工環節、混凝土攪拌環節、混凝土吊裝環節均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定的機械性傷害風險。與此同時,機械性傷害風險主要針對操作人員及周邊工作人員而言,傷害是極為直接與嚴重的,需要予以防範。

1.2 水閘工程施工中的機械性傷害風險防範對策分析

首先,需要在水閘工程施工過程當中,針對各環節施工過程中潛在的機械性傷害風險源進行可靠性辨識,同時還需要針對風險源危險程度及演變程度進行可靠性評估(評估的目的在於衡量此項風險因素是否能夠被允許,是否能夠控製在可控性限值之內)。在此基礎之上,水閘工程施工隊伍還需要結合水閘施工項目實際情況,製定危險控製計劃與預防性措施,將危險控製責任落實到人。在此過程當中可形成一種自我約束與自我激勵相配合的風險管控機製,盡可能地將機械性傷害風險控製在源頭中。其次,需要對進入水閘工程施工現場的各項機械設備進行全麵檢查與驗收,僅各方檢查均符合標準的機械設備才能予以準入。與此同時,各項機械設備的操作人員應當按照持證上崗製度進行篩查,確保其操作技能掌握的有效性,能夠在各種應急狀態下做出正確的選擇。最後,針對水閘工程施工過程當中各項頻繁性使用的機械設備,應當定期對其進行全麵性檢查作業,並及時做好相關機械設備的養護與維修作業,杜絕存在風險隱患的設備在線運行。

2 水閘工程施工中的坍塌風險與防範對策分析

2.1 水閘工程施工中的坍塌風險分析

在當前技術條件支持下,水閘工程施工過程中土方工作階段所涉及到的開挖工作麵往往具有極大的高度落差。與此同時,土方開挖工作麵眾多,在工作麵開挖完成之後停置時間過長。上述問題直接導致水閘工程涉及到的部分土方開挖工作麵長時間地受到來自現場施工人員、自然環境等多個方麵的因素影響,由此可能引發坍塌風險。坍塌風險不但可能導致水閘工程前期施工功虧一簣,同時對於現場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也會造成了極為不利的影響,需要在實踐工作中對其進行可靠性預防。

2.2 水閘工程施工中的坍塌風險防範對策分析

首先,需要在水閘工程施工過程當中,嚴格按照土方工程施工標準與規範進行施工作業。土方工作麵具體的開挖方式應當采取自上而下、分層放坡的開挖作業方式。同時還需要確保在放坡開挖作業過程當中,預留充足的施工工作麵。在土方開挖工作麵內建築物強度指標符合水閘工程施工具體要求的情況下,應當轉入采取由下至上、分層回填的土方施工方式。對於在此過程當中無法充分回填的土方開挖部位,應當按照要求進行留斜搓處理。其次,需要在水閘工程施工過程當中,嚴格落實土方工程施工管理標準以及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嚴格規範開挖工作麵以及堆土區的技術管理標準,基坑上行1.5m單位範圍之內嚴禁堆放任何施工用建築材料及設備。最後,在水閘工程施工過程當中,需要特別重視對基坑工作麵的降水、排水工作,結合水閘工程施工作業實際情況,確保基建工作麵與地下水水位麵間隔距離能夠始終保持在0.5m單位以上,防止地下水長時間且持續性地浸泡工作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