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10kV線路施工中電纜的敷設技術
電力技術
作者:黃書寰
摘要: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電力電纜越來越被廣泛地應用於民用建築、工礦企業等領域。電纜敷設是電網施工中的基本項目,其是通過將各線路連接起來而組成的大型網絡,與架空線路相比,電纜線路具有敷設方式多樣、占地少、不占或少占用空間、受氣候條件和周圍環境的影響小、傳輸性能穩定、維護工作量較小以及整齊美觀等優點。文章通過工程實例探討了10kV線路施工中的電纜敷設技術,僅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10kV線路;電纜敷設;電網施工;供電係統;電力工程建設
中圖分類號:TM2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2374(2013)03-0111-03
電線電纜主要包括裸線、電磁線及電機電器用的絕緣電線、電力電纜、通信電纜與光纜。10kV電纜是電力係統中常見的電壓等級,其適用於中小型電力工程建設,在維持供電係統正常運行中有效地發揮了傳輸作用。電纜敷設是電網施工中的基本項目,是電力工程建設的關鍵內容,因此,必須加強施工中的技術應用及質量控製,以保證線路工程的供電效率。
1 工程概況
某公司改擴建項目活動中心室外設置800kVA箱式變壓器一台,位於活動中心西北角,電源取自2號聯合廠房(焊裝車間)西側二層配電室內。選用電纜型號為YJV22-10kV-3×9。電纜敷設根據現場情況分為管廊敷設和地麵直埋敷設兩部分。全長計劃2100m,電纜敷設完畢後,首端配電室內電源取自14號高壓櫃,末端需訂購800kVA箱式變壓器一台,所有電纜頭壓接完畢後通電運行。
2 電纜走向
本次電纜敷設走向依據公司活動中心電氣外線圖製定。根據現場實際勘察,基本走向為:2號聯合廠房(焊裝車間)二層配電室引出電源→經室外西側管廊電纜橋架向北→成品車停車場東北角引至地麵→向西地麵直埋敷設→質量檢測中心(151)西北角→沿廠內向北主路直埋→活動中心。
3 電纜敷設
3.1 電纜敷設工藝
3.2 電纜敷設準備
電纜進場後,必須進行詳細的檢查驗收,檢查電纜的外觀、規格型號、電壓等級、長度、合格證、耐熱阻燃的標識,並認真研究電氣施工圖,掌握電纜的分布走向情況,在過路麵、轉彎等管道交叉處進行詳細勘察。敷設電纜需要大量的人員,因此,電纜敷設前,應根據電纜的數量及電纜敷設進度安排,提前做好人員的準備工作,保證敷設電纜時人員滿足施工要求,同時對進場人員進行安全技術培訓。此外,在電纜施工前還應準備充分敷設電纜用的機具,如電纜放線架、卷揚機、電纜滑輪、通訊聯絡工具等,並檢查橋架安裝情況和清理橋架內的雜物以及電纜敷設沿途的障礙,為放電纜創造較好的外部條件。
3.3 電纜敷設
本次計劃施工電纜全長為2100m,工程量巨大,且穿越的廠區部位較多,根據現場走向情況,主要為沿橋架敷設和電纜直埋敷設兩種安裝方式混合。
3.3.1 電纜沿橋架敷設。此階段為電源引自1號聯合廠房(焊裝車間)二層配電室內,施工過程相對簡單,因室內室外管廊橋架已安裝就位,因此可直接於橋架內敷設電纜。施工過程因通過室外管廊,高空作業工人需係好安全帶,保證高空作業安全措施。配電室內由高壓櫃引出電源一段需增設橋架200×100。
3.3.2 電纜直埋敷設。電纜直埋敷設長度約為1700m,敷設區域涉及範圍比較大,電纜埋入地下的深度不應小於700mm(由地麵到電纜外皮),所以開挖電纜溝的深度應大於700mm。電纜溝的寬度應根據單條電纜的寬度及數量來設置,直埋電纜溝。挖溝應保持溝底平整,深淺一致,溝底必須要有一層良好土層,防止出現石頭或雜物凸起的情況,同時要處理好易塌陷的地段,穿過道路的電纜可經過事先埋設機械強度較高的管子,管子的內徑應大於電纜外徑1.5倍。同時還應再次核對電纜的型號、長度、規格和電纜頭輔料。敷設電纜時應從電纜盤上方引出電纜,嚴禁將電纜扭成死角。施工時交聯聚乙烯三芯電纜彎曲半徑不得小於該電纜外徑10倍。在放電纜時,應順電纜圈慢慢拉直,並要注意不能把電纜放在地麵拖拉,以免破壞外保護層,同時還應注意合理安排長度,以免造成浪費,並盡量減少中間接頭。直埋電纜除了考慮在製作終端頭有足夠的長度外,還應留有電纜全長0.5%~1%的備用長度。電纜施放後,應檢查電纜外觀有無機械損傷,檢查合格後應在電纜上鋪設一定厚度的砂層,再鋪設超出電纜直徑50mm的保護蓋板。本階段施工過程中因直埋長度較長,涉及施工區域多,因此需在挖電纜溝之前勘察場地情況,並根據原施工圖紙查找地下管線敷設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