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大企業稅收專業化管理(1 / 2)

淺談大企業稅收專業化管理

管理創新

作者:王化敏

摘要:從2008年起國稅總局和各地相繼成立大企業稅收管理部門,開始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大企業稅收專業化管理模式。對大企業的稅收管理應從確立全新工作思路、明確主體管理製度、實施個性化服務和風險管理措施、建設大企業稅收管理信息平台、建立專業機構和幹部隊伍等多角度提供服務和加強稅收管理。

關鍵詞:大企業;稅收管理;專業化管理;稅收主體;征納關係

中圖分類號:F8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2374(2013)03-0124-03

1 我國大企業稅收管理的發展脈絡

近些年來,我國大企業的稅收管理呈現出一個由基層實踐探索到“頂層設計”、由“頂層設計” 再到基層稅務機關持續探索的發展脈絡。

1.1 確立全新的大企業稅收管理工作思路

對大企業的稅收管理,應確立全新工作思路,以提高稅法遵從度為目標,以風險管理為導向,以信息管稅為依托,以專業化管理運行機製與專業化人才隊伍為保障的大企業稅收專業化管理基本框架。同時,強調正確處理三個關係:優化服務與加強管理的關係、專業管理與屬地管理的關係、大企業管理部門組織協調與其他職能部門分工協作的關係。

1.2 明確大企業稅收主體管理製度

如建立定點聯係企業製度,選擇45戶有代表性的大企業作為首批定點聯係企業,直接組織實施相關稅收服務與管理工作;製定下發《大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指引》,促進自我遵從;製定下發《大企業稅收服務和管理規程》,將遵從管理理念和思路落實為可操作的管理製度;製定了關於完善總局定點聯係企業涉稅事項協調會議製度及有關工作機製的意見,初步建立起總局內部各相關部門既分工又合作的協調運轉機製。各地也確定了本地定點聯係企業。目前,國稅係統已有31個省局選定了776戶定點聯係企業,地稅係統已有12個省局選定了295戶定點聯係企業。

實施個性化服務和風險管理。近幾年來,國稅總局共受理定點聯係企業涉稅訴求300多項,處理和回複200多項,解決了企業長期積累和迫切需要處理的涉稅問題;先後組織開展對45戶定點聯係企業的涉稅風險調查和評估工作,並向企業發出風險管理建議書,指出管理薄弱環節和涉稅風險點,提出整改要求和完善稅收風險內部防控機製的具體建議。其中11戶內資企業和10戶外資企業督導開展自查,發現各類稅收風險點500多個,補繳稅款134億元。

1.3 建設大企業稅收管理信息平台

總局組織開發稅收風險管理信息係統,用於對45戶定點聯係企業的風險調查和分析評估;為了實現全國大企業稅收管理的信息共享和工作聯動,正在抓緊建設全國大企業稅收管理信息係統,目前已初步實現對總局定點聯係企業分戶主要涉稅信息及數據的彙總、查詢和分析功能。

1.4 建立專業機構和幹部隊伍

目前,總局、省和地市三級大企業稅收管理部門已有2500多人從事個性化服務和稅收管理工作。為提高人員素質,適應新的稅收征管形勢和要求,對從事大企業稅收管理的稅務幹部舉辦了各類業務培訓班。

2 我國大企業稅收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為強化對大企業稅收的管理與服務,國稅總局製定下發了《關於大企業稅收專業化管理試點工作的意見》,確定北京、天津、河北、遼寧、上海、江蘇、安徽、河南、海南、四川、陝西、深圳國稅局和北京、天津、遼寧、江蘇、河南、廣東地稅局開展大企業稅收專業化管理試點工作。文件明確將實施大企業稅收專業化管理試點工作作為深入推進稅源專業化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和突破口。確定的基本原則:屬地入庫、統一管理;明確任務、分級負責;上下協作、統籌互動;因地製宜、開拓創新。確定的主要任務:個性化納稅服務、各級聯動稅源監控、針對性風險管理、實施信息共享、建立風險特征庫和稅務遵從評價體係、建立協作機製。並要求在2011年4月末前在統籌機製建立、遵從協議簽訂、風險管理和稅源監控四個方麵實現突破。

經過多年來的共同努力,大企業稅收專業化管理探索取得明顯成效。稅企合作、風險管理的理念得到普遍認可,專業化管理機製逐步建立,個性化服務和風險管理業務不斷創新,機構和隊伍建設有了一定基礎,推動大企業稅收專業化管理取得新突破的條件已經基本成熟。但同時,深入推進大企業稅收專業化管理,還麵臨許多困難和問題:一是整體設計和組織協調不夠,統籌協作的工作機製還不健全,尚未形成係統完整的大企業專業化管理框架。二是針對大企業的納稅服務和風險管理業務體係建設還需要大力加強,信息技術支撐明顯不夠。三是專業化管理團隊力量還比較薄弱,人員數量和專業素質與工作要求不相適應。四是各地工作開展不平衡,國稅局、地稅局工作基礎和推進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