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當經貿委辦公室主任告訴黃一天,財政局的趙局長正在張大明辦公室坐等自己的時候,黃一天就更不願意過來了,這種敏感時候,財政局的領導想要跟自己見麵,目的是不言自喻的,那就是為飛紅企業的事情找個理由擺平,反正自己已經決定嚴查此事,隻要想認真的做點事情,不得罪人是不可能的。
既然以後彼此之間總是因為此事情要有不愉快,見不見麵的,又有什麼差別,如果這位財政局的趙局長素質高點,能把工作和生活一分為二還好些,要是遇到個糊塗的,那就更沒有見麵的必要了。
趙曉翔局長在經貿委吃了癟,心裏真是窩火到了極點,在普安市還真是沒有幾個人敢給他趙曉翔這樣的難堪,很長一段時間以來,趙曉翔一直是市委書記汪大凱和金市長麵前的紅人,不管是汪大凱出門招商引資,還是金市長有時去外地交流學習,趙曉翔都是兩位重量級領導身邊不二的陪同人員,因此,在市裏的電視台出境的頻率相當高。
黃一天對趙曉翔的事情也有所耳聞,高明忠要處理企業研究所的舞弊事情之前,他就讓牛大茂調查過此人,畢竟這件事涉及到財政局,他必須提前把一些該了解的情況全都了解清楚了,別一下子捅了馬蜂窩,卻還毫不知情,這世道,誰不知道,捏柿子,要敢軟的捏,黃一天心裏自然也擔心會一下子捏到個硬的,弄個騎虎難下的局麵。
牛大茂調研一番後回來彙報說,黃局長,財政局的趙曉翔局長是從企業出身的幹部,做事雷厲風行,單位裏事無巨細全都一一過問,也算是個實幹型的領導,市領導也很重視,就是說話做事有點不顧及別人。
對於外交這一塊,趙曉翔局長很懂得貼近領導的原則,不管是市委書記還是市長,他都貼的很緊,據說,這市裏的兩大巨頭,盡管彼此之間有諸多不可磨合的矛盾,私底下對趙曉翔的印象卻都還不錯,並且也樂意趙曉翔有事沒事的時候陪同左右。
唯一讓人不能理解的是,趙曉翔在財政局當了幾年的局長了,按理說,他早該挪動一下位置了,尤其是,他跟市裏的市委書記和市長關係都很緊密,卻仍舊是一次次的錯過了提拔的機會,有些資格比他還要差的領導都已經先後被提拔為副市長,或者是政府秘書長,隻有他這兩年,一直是隻聽打雷,不見下雨,每次市裏要動人的時候,都聽說他要提拔,有時候,連位置都說定了,到最後,卻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好在,不管是不是被提拔,市委書記王大魁或者是金市長,每次出門的時候都還願意帶著他,人前人後的也不斷的誇獎他做事的周到和細致。所以,趙曉翔也是很得意,認為自己是領導身邊的人。
黃一天聽牛大茂介紹完這位趙曉翔局長的情況後,立即就對此人有了初步的判斷,這位從企業裏出來的領導幹部,顯然是沒有掌握官場遊戲規則的真諦,他的心裏還拿著企業裏的那一套來應付官場是肯定行不通的。
企業裏的領導人,為了追其市場效益的最大化,必定會遵循廣交朋友,四海之內皆兄弟的想法,和氣生財是最終目的。但是到了官場,最忌諱的卻是四海之內皆兄弟的準則,官場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要站好隊,這個趙曉翔連自己是哪個陣營的隊員都分不清楚,還想得到隊長的信任和提拔,簡直就是癡心妄想,就他現在這種兩麵討好的做法,說的好聽一些叫兩麵都很吃得開,說的不好聽一點,那就是典型的牆頭草,兩邊倒。
這樣一來,不管是市委書記王大魁還是近市長,沒人敢把他當成自己人,其實他反倒成了爹不親娘不愛的孩子,不管遇上什麼事情,也沒人願意幫一把,自然就一直提拔不起來。
再說,不管是市委書記還是市長,手底下有多少人在排隊等著照顧,等著提拔,那些可都是對自己忠心耿耿,沒有任何二心的自己人,這樣算起來,這個趙曉翔又哪能從任何一位伺候的主子那裏分得一杯羹呢?
想明白了這一點,黃一天更是沒把趙曉翔這個財政局的局長任放在眼裏,首先,趙曉翔如果有別的背景,他就不會死死的纏著汪大凱和金市長,把希望全都寄托在這兩人身上,既然他沒什麼背景,兩邊的領導團隊又不待見他,自己就算是不給他麵子,他又能耍出什麼花樣來呢?說白了,也不過是在普安市裏多了一個相互看著不對眼的人罷了。
現在趙曉翔當著自己的麵,擺起了譜,擺出一副領導人的架勢,還要自己親自到張大明的辦公室裏拜見他,搞的好像自己有什麼事情要求他似的,這樣的處事風格,過於高調,怎麼會不惹人討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