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聽了孫策的話後靜靜的看了看孫策言道:“伯符,你實話告訴我,你還有沒有稱王稱霸之意?”
“這個嘛?”孫策抬頭望了望四周,見沒有我派來的人在此,便言道:“公瑾啊,我也是個凡人,凡人誰不想稱王稱霸光宗耀祖啊,隻是如今我已經歸降張榮了,張榮自從我歸降後對我等算是相當恭敬,但我相信日子長了以後,張榮肯定會對我軍采取一些列的措施,畢竟我軍的如果太強勁了,會對他們造成威脅,但是如果我軍不歸順的話,我父親的仇將如何報,再說了,要是真刀真槍的幹的話,我軍肯定不是那張榮軍的對手,即使是比拚計謀,張榮那邊也是有多名一流謀士為其出謀劃策,而我這裏呢,隻有子綱先生一名,我也遠遠不是他們的對手,哎,公瑾,我說若是我不投順張榮的話,我該怎麼辦?”
“伯符,你誤會了,我完全沒有怪罪你的意思,我隻是想看看曾經的江東小霸王還有沒有曾經的銳氣,既然你還有當初的銳氣,那我就安心了,伯符,我此時暫時不能待到你的身邊為你出謀劃策,不過我向你推薦一人,此人姓魯名肅表字為子敬,臨淮東城人,此人在政治,外交,戰略上都十分在行,且謀略不在我之下,此人之前曾經受到過袁術的邀請,不過這魯肅覺得袁術此人沒有大才,不值得輔佐,於是就沒有答應袁術的要求,離開了那臨淮,恰好這時與我相遇,我們兩人都覺得對方的才學不錯,他當時就預言到這荊州遲早會歸到這張榮手中,他也有前來投奔這張榮之意,不過後來呢,我言道兄長你也很有才能,況且張榮帳下厲害的謀士太多,如若魯肅前來投奔那張榮的話,必定得不到重用,當時呢,我就對他言道或許這荊州會落入張榮手中,然而伯符兄長你呢,雖然可能會暫時落入那張榮帳下,但是兄長你肯定不會甘心擔任那張榮的部下,一定會等到時機成熟之際自立的,並且我言道我日後定會去投奔你,他聽了此話後,容自己再考慮一下,我相信這事已經過去這麼多天了,他一定想好了,我這書信一到那魯肅必回前來投奔伯符,伯符我還有一事要交代給你,子敬的大才千萬不能讓張榮所知,到時候要是子敬一直不堅定,被張榮挖走了,我們可就欲哭無淚了。”
“公瑾,你真是我的好兄弟,放心吧,我一定不會讓你失望的,我一定會創造出屬於自己的一份天地的。”說完這話後還感激的望了望周瑜。
周瑜呢則是和他在攀談了一會,第二天大早就起程回那丹陽去了。至於周瑜為什麼要走呢,那孫策對外宣稱是周瑜臨走之時家中吩咐過早去早回,不過這話顯然是蒙騙不了那些有才能的人,周瑜此人的名字我曾在我軍中提過,因此我軍中對這名字都略有耳聞,當法正得知此人前來這襄陽城之時,便十分欣喜,準備第二天前去會會那周瑜,畢竟我張榮交代過這襄陽之事暫時由他做主,他可不能讓這人才從身邊溜走,可是第二天呢,當他前去孫府尋找那周瑜之時,得到的消息卻是周瑜已經離去。法正本想派人去追,但是後來又一想這樣有可能得罪孫策,畢竟這孫策剛剛決定投靠我張榮,萬一因此而改變了孫策的想法,這對我軍可是大大的不利,於是他就放棄了這種想法,隻恨自己昨日由於忙於公事,傍晚時分自己沒事的時候又覺得周瑜旅途勞頓應該讓他休息一天再去打擾,正因為這樣少了一次與我張榮口中所說的不世之才切磋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