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案52
顧明轉過身來,隻見清潔法師靜靜地站在門口,她的睫毛是濕潤的,淚痕一直達到蒼白的嘴唇邊,在燭光中閃耀著。她的唇痛苦地顫動一下,濃密的睫毛底下重又流出眼淚來,停留在麵頰上,閃閃發光。她的麵孔像石膏,假麵一樣的僵硬。
“你是複旦畢業的?”顧明站了起來,望著她的麵龐。
清潔法師點點頭,喃喃地道:“16年了,多少風風雨雨,我斬斷塵緣,在此出家隱居,沒有任何人知道。”
清潔法師又正色道:“你臉上有一團正氣,你雖是萬惡的76號敵特,但應該不是壞人。”
顧明吃了一驚,心想:她怎麼會知道我的身份呢?莫非我暴露了身份?
“你在詐我。”顧明平靜地說。
“因為你身上有槍!”清潔法師厲聲說。
顧明的腰間確實有一柄消音手槍,可是她怎麼會知道?難道她在夜間搜查過他的房間?
“你怎麼知道?”顧明問,聲音有點打顫兒。
清潔法師微微笑道:“我能透視人體。”
“我還沒聽說過這種功夫。”顧明緊緊盯著清潔法師。
“15年前,我的師父妙真住持教給我一種能透視人體的功夫,妙真住持圓寂後,我當了這裏的住持。”
顧明問:“你知道我到這裏的使命嗎?”
清潔法師平靜地說:“你要找的那個人就在五台山。
前些日子,一個與我年歲相當的漂亮女人來到本寺,要求在這裏剃度為尼,我見她來曆不明,沒有收她。“
“她在哪裏?”顧明急問。
“她去了千佛寺,最近剛剛從南方回來。”
從鎮海寺出發南行,到達白雲寺,往西走便是崇山峻嶺,盡是層峰疊巒,翠柏青鬆,真是曲曲彎彎路,重重疊疊山。顧明在林中疾行,來到了白頭庵村的千佛寺。
千佛寺又名千佛洞,俗名佛母洞。寺後有一個由地下水浸蝕而成的石灰岩洞穴。據《清涼山誌》記載:“嘉靖末,道方者,夜遊至此,見神燈萬點,既出旋入,方隨人,見王佛像森列其中,穹窿深人進裏許,忽然聞波濤驚怖,不能出。念觀音名,願造像,忽見一燈,尋光得出,乃造石佛於洞口。”千佛洞因此而得名。後來又在洞外建寺,寺院建成後,以千佛寺為名,洞深五丈,分內洞和外洞,兩洞之間有小百孔,僅容身出人。
傳說,朝山禮佛者,由此小石孔出人一次,等於轉生一回,得到佛母恩賜,可以消災免難,因此又名佛母洞。
凡是到此寺參觀或禮佛者,都要通過小石孔,希望得到佛母的恩賜,獲得吉祥。由於洞內光線極暗,需本寺和尚持燈而人。由於洞口長扁,好進難出,再加寺內敲鍾,聲波回蕩,進小石孔者皆驚慌失措,急欲出來,卻偏偏出不來。鍾聲在這裏起到了“經聲佛號換回苦海夢迷人”的作用。進出小石孔的過程,名日:“佛母重生”。在
通過小孔時,持燈和尚再三囑咐:進去時男人先伸左手,女人先伸右手。出來時,男人先伸右手,女人先伸左手,不能伸錯手。外洞高約3米,寬正米,內有石雕貼金半身毗盧佛像,坐在千佛洞座上,神態威嚴。內洞呈橢圓形,小於外沿,有長壽石佛一尊,貼金銅佛兩尊,並有鍾乳石多種,相傳是佛母的五髒及脊骨。
夜深了,遠處的群山變得漫無邊際,一輪皎月給寺院、山巒、林木鑲上了一層淡淡的銀白色。顧明趕到千佛殿前,隻見有個老和尚正坐在千手觀音塑像前念經。
顧明見殿內有一尊韋馱木雕像和文殊銅像。旁懸一口大鐵鍾。
顧明上前對老和尚作個揖道:“借問法老,前些天可有個婦人投到這裏?”
老和尚抬起頭,打量顧明一番,徐徐問道:“你是何人?為何深夜到此?你與那婦人是什麼關係?”
顧明隨口編道:“我是她的哥哥,千裏迢迢而來,她因看破紅塵,才投到這裏。”
老和尚拾起木魚,說道:“她正在千佛洞內麵壁,她要超度眾生,以贖回前世之錯。”
顧明來到寺後的千佛洞,隻見漆黑一團,他大聲問道:“裏麵有人嗎?”
一連串沉悶的回聲,洞內潮濕、沉寂。
顧明摸進外洞,右手緊緊握著消音手槍。顧明摸著摸著,頭碰在石像上,磕出一個血包。他小心翼翼地摸著,終於摸到了那個石孔。
“把槍放下!”內洞傳來一個女人的聲音。
顧明吃了一驚,沒有放下手槍。
“把槍放下!不然我就要開槍了!”又是那個女人的聲音,緊接著是拉動槍栓的聲音。
顧明慢慢把手槍放在地上。蠟燭亮了,內洞裏一塊鍾乳石上端坐著一個女人。
她身穿淡藍色僧服,手裏握著一支小手槍。這個女人三十五六歲,秀麗的臉龐上泛著一雙凶狠卻美麗的大眼睛,麵容白皙秀氣。
這個女人就是齊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