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習慣的故事
在動物園裏,我們經常會看到大象被細小的鏈子拴住,不掙紮也不反抗。人們在感歎這陸地上個頭最大的動物反而最溫順的同時,卻不知大象的敦厚溫良也是培養出來的:當象還小時,馴象師用鐵鏈將它長期樁上,它無論怎麼掙紮都無法掙脫。漸漸小象不再掙紮了,直到它長大了有能力輕易掙脫鏈子時,由於大象已經習慣了那根鏈子,習慣了被約束,它也就沒意願掙脫小鏈子的束縛了。
一個訓虎師馴養一隻剛出生的小老虎,每天隻給老虎吃素,老虎長大後,養成了隻吃素,不吃肉的習慣。後來有一次,訓虎師不小心擦傷身體流了一點血,剛好落在老虎的食物裏,老虎吃了帶血腥的食物後,隻吃素的習慣改變了,訓虎師沒有意識到這個改變,習慣地以為他的老虎還是原來那個隻吃素的老虎,最後訓虎師也生生地被他自己訓練出來的老虎吃掉了。
大象被自己從小養成的習慣捆綁住一生,老虎開始在習慣的束縛下隻會吃素,沒有嚐過葷肉血腥之味,在偶然的機會下改變了原來的習慣,訓虎師也成了它的美味佳肴。訓虎師習慣了自己訓練出來的老虎隻吃素,不吃肉,對老虎習慣的改變沒有任何的覺悟,最終成了自己訓練出來的老虎的美味佳肴。
這兩個故事給我們兩點啟示,一是習慣對我們的一生有多麼重要,二是習慣通過一定的條件是可以改變的,無論這習慣有多麼根深蒂固。
2什麼是習慣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習慣的影子無處不在。不同的領域,不同的人對習慣有不同的定義和解釋。
《辭海》中對習慣的解釋為:由於重複或多次練習而鞏固下來的並變成自身需要的行為方式。
美國暢銷書作家傑克。霍吉撰寫的《習慣的力量》一書中把習慣比喻為飛馳的列車,列車的慣性使人無法停步地衝向前方。前方有可能是天堂,有可能是深穀,習慣就是你的方向盤。
美國心理學家,新行為主義代表人物之一克拉克?赫爾從行為的角度對習慣進行了解析,他認為通過強化產生的刺激(Stimulate)-反應(React)之間的聯結,稱為習慣(Habit)。在赫爾的體係中,驅力是非常一般的、不指向特定行為的,而習慣則是非常具體的。事實上,行為的所有具體性都被歸因於習慣。他通過把刺激(S)寫在習慣(H)和反應(R)的左下腳(sHR)來強調這一點,習慣(sHR)表明了特定刺激引發特定反應的傾向。
俄羅斯教育家烏申斯基從神經反射的角度論述習慣:“任何一種習慣都是反射行為,行為的習慣性有多深,它的反射性就有多大。哪裏有習慣,哪裏就有神經係統在工作。神經體不僅可以有天賦的反射,而且在活動的影響下也有掌握新的反射的能力。”
從社會的角度來看,風俗習慣是指曆史的長河中形成的個人或集體的傳統風尚、禮節、習性。是特定社會文化區域內曆代人們共同遵守或樂於實行的行為模式或規範。風俗習慣一般包括民族風俗、節日習俗、傳統禮儀等等。
從個人的角度來看,習慣就是經長時間形成的指導我們麵對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相對固定的思維、情緒和行為模式。換句話說,習慣是在長期重複性活動中逐漸養成的相同或類似的思考方式和辦事方式。
3影響人生的六大習慣分類
人生一世,我們會養成很多的習慣,但足以影響人生的重大習慣我認為隻有六個,它們分別是:思維習慣、情緒習慣、學習習慣、工作習慣、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
習慣好壞的評判標準對每個人來說是不完全一樣的,不同的人,處在不同的處境,於不同的時期,從不同的角度做出的評判標準都會可能有所偏差。以小心謹慎這個習慣來說吧,很多時候這的確是個好習慣,它會讓你在作決定之前做充分的調研工作,直到有十足的把握才開始行動,保證你能把事情做好。但不要忘了,如果你過分小心謹慎,有時候也會錯失良機,因為可能並沒有那麼多時間讓你去深思熟慮,這時候,你就要抓住機遇,敢於冒風險,果斷地采取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