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校學生社團市場化趨向探析(1 / 2)

高校學生社團市場化趨向探析

高教研究

作者:閆蓉

【摘要】目前,高校學生社團已成為各個高校校園文化氛圍營造的主力軍和根據地,其作用和重要性正在逐步凸顯。然而,高校學生社團建設卻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諸如“資金匱乏”、“社團定位不準”、“社團核心組織建設薄弱”等。當學生社團已成為高校中一道靚麗的風景而走俏校園時,高校社團的發展前景將會何去何從,一直是社團人及所有關注社團發展者從未停止過的探索。在此,通過對社團現狀的分析,對社團市場化發展趨勢的可行性進行探討。

【關鍵詞】學生社團 社團建設市場化

一、高校學生社團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伴隨著高校教育教學體製改革和高校學生規模的劇增,高校學生社團在學生教育管理中所發揮的作用越來越突出和明顯。無論從社團數量,還是從參加社團的人數來看,都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寧夏高校共有注冊學生社團498個,參加會員379111人,占全區大學生總數的64%。學生社團類型涉及理論學習型、學術科技型、興趣愛好、社會公益等類型,學生活動涉及文藝文化、體育競技、演講辯論、科技網絡、誌願服務等諸多方麵。各學生社團組織通過舉辦學生社團文化節等多種形式,很好地發揮了學生社團在廣大學生中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管理的作用,多姿多彩的大學生社團活動已經成為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和諧校園建設做出了貢獻。另一方麵,麵對撲麵而來的知識經濟浪潮,大學生們逐漸意識到掌握紮實的專業技能和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因此,他們不再滿足於社團活動的文化表層,而是注重將科技精神以及學術研究充實學生社團的文化深層,以此促進自身的成才。於是,高校中的各類學術研究協會、科技協會和科技創業團隊正在廣泛興起。高校學生社團能夠通過社團活動,豐富和拓寬知識麵,開闊視野,增強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教育;活躍思維、激發創新靈感、適應現代科學技術各學科的交叉滲透和綜合化發展的趨勢;構造良好的文化環境,塑造學生的人文精神,這種文化環境和人文精神的感染對學生心理成熟及人格整體的和諧發展會產生很大的促進作用。當然,也應該看到,高校學生社團在健康蓬勃發展和在滿足廣大學生成長成才需求方麵發揮積極作用地同時,還存在著一些比較突出的問題。

(一)活動不夠穩定,缺乏持久的生命力。相當一部分的社團活動存在著忽冷忽熱、低水平重複的現象,對社團核心人物的依賴性過大。社團核心成員和積極分子重視活動的轟轟烈烈,忽視必要的銜接,以至於核心成員離任,社團就一蹶不振,甚至走向終結。一些社團成立時招收會員無條件限製,來者不拒,致使社團成員之間層次不一,缺乏梯隊建設,社團發展後勁不足。

(二)管理不夠規範,製度建設有待加強。部分學生社團由於成立倉促,加上自身建設沒有跟上,存在著組織結構不健全、內部分工不明確、活動開展無計劃等問題,直接影響了社團活動的正常開展。

(三)指導教師配備力量不足,社團建設深度鮮有提高。目前,各高校社團的指導教師大多由學生思想政治輔導員擔任,並加以指導和管理。但由於專業不同,其指導力量都顯得心有餘而力不足。

(四)活動經費缺乏保障,活動場地不足。雖然不少學生社團正在嚐試利用社會資源開展活動並取得明顯成效,但由於外部環境的影響和學生社團絕大部分籌資能力薄弱,經費不足仍是目前影響學生社團發展的主要因素,使社團發展受到限製。在活動場地方麵,除一小部分社團有固定場地外,絕大部分社團沒有固定場所,這給社團活動帶來一定的困難,也不利於社團管理和活動的策劃,這也是一些社團曇花一現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