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對純電動汽車發展現狀的思考(1 / 2)

對純電動汽車發展現狀的思考

理論研究

作者:朱蔣帥

【摘要】汽車產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其發展前景和以此而帶來的社會效應更加明顯。由此帶來的環境和資源問題愈發突出,基於此發展純電動汽車能夠很好的平衡這些關鍵問題,也是大勢所趨。本文就目前純電動發展情況作出剖析,為其發展作出提供自己的見解。

【關鍵詞】汽車產業 純電動汽車 發展現狀

一、純電動汽車簡介

按電能轉換的方式來分,當前的電動汽車主要有三種:純電動汽車、氫燃料電池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電動汽車。純電動汽車主要是指完全由蓄電池提供動力的的汽車。其主要有電池、電子控製係統、執行機構(即電機)及各類安裝固定結構所構成。

二、純電動汽車的特點和發展現狀

由上述電動汽車分類可以看出,混合動力電動汽車並沒有從根本意義上擺脫汽車對於石油資源的依賴,它隻是市場化機製下產生的一種新的過渡性車型,其依然存在噪音大,對大氣環境汙染等問題。

氫燃料電池電動汽車排放物為水,完全無汙染,但由於許多關鍵技術還處於研發實驗階段,也不適宜現階段市場化的要求,難以投入到實際運用和批量生產。

而純電動汽車作為一種零排放汽車,由於電池技術的深入發展,也越來越多的運用到各大汽車廠商,逐步實現了小批量生產,也是現階段一種較為理想的交通工具。其結構簡單,電力的傳輸可通過導線直接連接到電動機來完成,減少了許多傳動件,能量利用率較高。通過調節電壓電流的大小來控製電機的轉速,轉速平穩,噪音相對於內燃機的爆燃做功行程也減少了許多。且由於其操作簡單,零件數量較少,不需要發動機、變速箱及離合器等複雜動力輸出及傳動機構,故障率相對較低,便於維修和保養,也使汽車整車質量有所減少。電動汽車對能源利用的總效率也相對其它燃油汽車要高,一般可達19%以上,而同類燃油汽車則為12%以下(大部分能量轉化為熱量而浪費掉了)。

在我國,對於發展電動汽車,亦有相應的補貼政策,目前隻有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和純電動汽車能夠得到補貼,補貼額度依據電池組容量大小來確定。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每輛最高補貼5萬元,純電動乘用車每輛最高補貼6萬元,而一般混合動力汽車暫未列入補貼範圍。由此可見,大力發展純電動汽車的技術路線已經基本確定。

三、技術層麵的剖析

對於發展純電動汽車,也將麵臨各種因素的製約,解決好這些製約因素,才能為純電動汽車的快速發展鋪平道路。

(一)電池技術、控製器。

電池作為純電動汽車的動力來源,其蓄電續行能力和充電效率,以及由此而生成的電池成本問題,是製約純電動汽車發展的最主要因素。

純電動汽車整車控製器主要用在一些結構複雜的四驅純電動汽車和輪轂電機純電動汽車上,而就單電機驅動的純電動汽車而言,一般由電機控製器來實現控製功能。相比之下我國自行研製的控製器較為落後,也僅僅隻是在少數一些科研院所(天津大學)和企業(眾泰)少量生產。

(二)充電設施構建。

影響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城市經濟發展水平,交通網絡規劃情況,電動汽車保有量與充電需求等等。

對於城市經濟發展水平、規模,能夠直接影響到電動汽車領域,即城市輸配電網的建設覆蓋麵。要看現有的輸送電量能否隨著電動汽車保有量的增加而滿足需求。而城市輸配電網的建設也是一個較為複雜的計算過程,既要通過電源結構,計算相應的合理電價。又要考慮配電設施線路容量,配置相應的輸變電壓,以滿足快速增長的電動汽車充電需求。

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與城市交通網絡的建設也是密不可分的。純電動汽車經濟性較傳統燃油汽車要好,而動力性方麵卻略微不足,需要有良好的交通路況與之相適應。在有良好的交通路況基礎上,電動汽車充電站的選址也是至關重要的。我們要盡量每一個充電站的服務和利用率達到最高,既要保證電動汽車在合理行程之內能夠充的上電,又要避免盲目建設站點過多而造成交通擁擠及資源浪費。即是要靠以物理行程為服務半徑來建設充電站,還是以車流量的多少為目標函數來合理分配充電站的選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