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的涵義與特征
管理縱橫
作者:王小榮
【摘要】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麵對激烈的競爭,我國傳統意義上的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體係,在管理理念、用人機製、崗位管理製度、績效管理體係、加強人力資源的教育與培訓等相關措施方麵,都在積極的尋求改革,本文從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的涵義與特征角度入手,淺析目前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來研究探討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體係發展的源泉。
【關鍵詞】人力資源 事業單位 涵義特征
一、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的涵義概況分析
在我國,事業單位是指受國家行政機關領導,提供非物質生產的服務機構,事業單位存在的意義是:創造改善生產條件,增進社會福利,提高人民的物質和精神生活服務於大眾的社會機構。研究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內涵的目的是通過對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體係的建立,通過對事業單位人才引進、聘用與選拔、員工的教育與培訓、人力與崗位的組織和調配、績效薪酬等機製的完善與管理方麵所進行的計劃、組織、指揮、控製和協調等一係列活動。和行政政府機關相比,我國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引進門檻較低,晉升標準更為複雜;和正規優秀企業相比,事業單位管理模式、單位結構環節不夠科學靈活,以上兩方麵的問題易造成事業單位員工不思進取的現狀。由此可見,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在職能方麵有其特殊的涵義和特征,加之遇到我國社會經濟結構轉軌和事業單位改製的現實背景,對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涵義和特征的研究與探索更具有現實意思。隨著社會的進步,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的涵義就是運用現代化的科學方法所采取的一係列人力資源政策配置以及相應的管理活動,是為最終實現事業單位發展目標的一種管理行為。包括對事業單位人力資源戰略的製定、人力資源的聘用與選拔、員工的教育與培訓、人力與崗位的組織和調配、績效薪酬等機製的完善與管理方麵所進行的計劃、組織、指揮、控製和協調等一係列活動。
事業單位和企業一樣,在製定發展戰略的過程中,應該將人力資源提升到戰略的高度來考慮,利用人力資源來取得競爭優勢,這是因為人力資源是一種稀缺的、難以模仿的且能為事業單位提供人才價值的資源,因此事業單位必須充分利用並好好維護這種資源。
二、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的特征
我國事業單位的形成與建立有著十分複雜的社會背景,事業單位在我國的特征是依法設立的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公益服務,不以營利為目的的社會組織。從人力資源的特征來分析,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和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有著很大的共性也有本質的區別是其核心特征,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是整個社會人力資源管理的一個組成部分,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具有部分相同的特性,例如,在具體的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有“引進”“、在職”“、淘汰”三大環節,在單位人力資源管理政策落實執行過程中,政策需要設計競爭、激勵、開發、保障等管理機製,細節方麵需要製定應用人員選拔、測評、考核、獎懲等具體管理措施方法和技術等。但是,由於事業單位人力資源同行政和企業單位人力資源特點相比有其特殊的職能和性質,因此,事業單位區別於行政及企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事業單位人事流動小,員工比較固定,因此和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相比較,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相對穩定。穩定也是事業單位人力資源最大的特點,事業單位的人事組織和管理結構以及人員結構很少發生變化,也就形成人力資源管理模式也很少發生根本性變革,這對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既有有利的一麵也有不利的一麵。我國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現階段缺乏行之有效的、能夠充分反映個人業績和貢獻的薪酬體係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過去我們搞平均主義,自然不可能有什麼根據個人能力定製薪酬激勵製度,對單位的貢獻多於少都是一個樣。曆經多年的改革,雖然在某些方麵已經有了很大改善。但問題依然存在,主要是物質激勵和約束機製不合理,不能充分地體現個人的業績和貢獻,因而也就不能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