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新形勢下企業工會如何發揮作用
企業文化
作者:馬軼農
【摘要】工會作為企業職工的群眾組織,是企業黨委聯係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也是職工群眾利益的代表和維護者。在新的曆史時期,不斷深化對工會工作發展規律的認識,發揮工會組織的核心作用,探索工會工作的新路子,是當前我們麵臨的一個重要而緊迫的課題。
【關鍵詞】企業工會 企業發展 員工
一、樹立和諧理念,堅持與時俱進,增強工會組織的創新力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工會作為社會經濟關係的產物,其地位、作用和職能都發生了重大變化。工會工作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一是職工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發生了新的變化,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蕩,使職工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呈現多樣複雜的特點。二是黨內腐敗現象以及社會的分配不公問題,對職工的積極性產生了負麵影響。三是民主意識不深入。一些企業民主監督、民主管理工作流於形式,不尊重員工的主人翁地位,不善於吸納員工的合理化建議和要求,從而壓抑了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影響與製約了企業和員工的共同發展。要解決以上這些問題,必須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黨的十八大精神,圍繞黨、國家和企業的中心工作,把發揮工會職能優勢同運用市場機製結合起來,鞏固和深化改革成果。充分認識企業工會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增強責任感,采取有力措施,以發展的眼光、改革的思路、創新的精神,把企業工會工作建設抓緊、抓好。堅持用創新精神,全方位融入企業管理,進一步挖掘廣大員工的潛能,使工會工作充滿活力,努力實現工會工作的群眾化、民主化、法製化,保持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麵,使企業適應改革、改製後麵臨的新情況、新問題。
二、緊扣經濟中心,堅持科學發展,增強企業成長的生命力工會組織履行建設職能,不是替代企業行政組織管理經濟活動,而是結合企業中心工作找準工會工作的切入點,把促進經濟發展作為工會一切工作的著力點,以特有的手段和方式滲透到企業的生產經營工作中
首先,要進一步建立健全職代會製度,為職工提供參與企業民主管理的平台。以職工代表大會為製度平台,保證職工群眾對企業重大問題的知情權、決策權和監督權,增強職工的責任感,發揮他們在安全生產、經營管理等方麵的重要作用,使企業與廣大職工結成一個統一的利益共同體。其次,緊密結合企業經營、生產實際,開展豐富多彩的技術創新和勞動競賽活動。工會可適時組織開展以科技攻關、技術協作、發明創造為主要形式的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活動,推動“創優質量、創優效益、創新技術、創低能耗”勞動競賽的深入開展。組織創建文明項目部、安全文明示範崗活動,廣泛調動職工群眾的生產積極性。這些活動的開展,既可集中職工智慧、增強凝聚力,又可提高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提升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深入員工內心,堅持以人為本,增強企業發展的凝聚力企業的發展離不開高素質的員工,而員工也有提高個人素質、渴望自身發展的強烈需求。
新時期工會工作就應與此相結合,努力創建學習型企業,為企業發展提供可靠保證。首先,以“創建學習型組織、爭當知識型職工”活動為主線,千方百計為提高職工素質搭建學習平台。企業工會組織要引導職工樹立新的學習理念和“學習為本”的思想,建立長期有效的學習機製,營造學習氛圍,調動學習積極性。工會組織可以配合行政采取自培、委培和技能大賽等多種形式,積極做好人才儲備工作。同時,積極選派思想覺悟高、有發展潛力的職工,特別是青年職工參加集團公司及上級業務部門舉辦的各種培訓。其次,實行職工隊伍動態管理,挖掘職工潛力。一是要通過競爭上崗給廣大職工提供充分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為企業發展注入生機和活力。二是加強企業各崗位交流,培養複合型人才;積極輸出和引進人才,使企業的人力資源盤活起來,從而全麵提高企業職工的個人素質。最後,加強職工思想教育。堅持用先進的企業文化凝聚人心,把情感融入管理,樹立全體員工一致認同的核心價值體係,使廣大職工群眾都能把心和勁與企業改革和發展的全局緊密地聯係在一起,使企業職工隊伍整體素質增強,凝聚力、向心力、戰鬥力和創造力都能更好地適應形勢發展需要,推進企業快速、健康、可持續發展。工會組織要積極關注員工思想動態,關心員工生活等,使員工感受到組織的關心和溫暖。四、提高認識,增強工會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