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若說要找梅五郎質問,人家人在王府中呢,你怎麼去問?
難不成在人家回家的路上堵?或者追到人家家裏去問?那成了什麼了,首先就失掉了為官的體統!
況且又不是你的屬下,你有什麼資格問?人家可是王爺的“助理”呢,可不得協助處理嘛!
而對於梅五郎的批複,眾人更是卯足了勁兒的想要尋找錯處,但結果明顯是令他們失望的。
有的人手頭事務不是那麼緊著要結果的,便打定主意先拖延著,等王爺回來再說。
而那些拖不下去的,隻好仍舊不情不願的送入王府等批複,然後,又卯足了勁找茬……
也有人覺得燕王此舉大為不妥,應該向太妃娘娘稟報,請太妃娘娘出麵說話。
隻是,此事眾人也隻敢在私底下商量著,一到緊要關頭,誰都不敢吱聲,推三阻四起來。
這也是有原因的。
當年燕王連消帶打收拾了燕地那些內憂外患之後,剛剛收攏手中權柄,也有人曾倚老賣老的仗著勞苦功高,與他有了不同意見爭執不下後,便背著他求見元太妃哭訴自己是如何一片心意為燕地、王爺年輕不知事等,請元太妃做主的。
燕王知曉後,當著太妃的麵臉色縱不好看也沒說什麼,轉過身卻立刻找了借口將那人連同一家子給徹徹底底的收拾了!
那一家子,被流放到了北境,終身不赦,子孫五代之內不得為官。
可以說,除非祖墳冒青煙,否則這一家族到了這裏就算是徹底的完了!
北境壞境艱苦,生存尚且是問題,而他們一家子又是戴罪之身,生活隻會更艱難。子孫五代之後,還不知會落到何等地步,縱然準許參加科考入仕,隻怕也沒人有那個本事能考得中了!
換句話說,那時候的子孫,還能認得幾個字,恐怕就是萬幸了。
在燕地,他的權威,絕對不容許任何人挑釁!
就算是母妃,也不行!
在燕地當家作主的人有他一個就夠了,母妃頤養天年,也沒什麼不好。
他是燕地之主,不是有名無實,而是名至實歸。沒有人可以淩駕於他之上,他要借此機會讓所有人都看清楚了,想要借他母妃的名頭來同他作對,那是做夢!
政見不合、意見不同,這他可以理解,也能容忍,但他容忍不了這種不懷好意的小心思!
再者,這種事情如果不一開始掐死在源頭,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的多了,也勢必會影響母妃和他之間的感情,這也是他不願意看到的!
自那之後,所有人果然都老實了,再也沒有人敢抬出太妃來如何如何的。
畢竟,誰敢拿自己一家子的性命前途來做賭注呢?
於是,對付梅五郎的事情,隻能這麼一拖再拖的拖下去。
而梅五郎隻當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照舊每日出入燕王府,代替燕王處置各項事務,然後叫人把批複送回六部——他還留了個心眼,每一份批複都要六部的人畫押簽收,以防回頭有人反咬一口愣是說沒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