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表麵通透,入手光華,手感上沒有絲毫的磕手,深受女子喜愛的同時,也被用來形容君子的品德;玉,因其質美,色美,觸美,音美,而在石中稱王,為人們所喜愛;玉,是自然的象征,它集聚是著天、地、虹、日、月的精華;玉,內裏通透,猶如溪水般清澈,並以玉的溫潤色澤代表仁慈、堅韌質地象征智慧,不傷人的棱角表示公平正義,敲擊時發出的清脆舒暢的樂音是廉直美德的反應。正因為此,自古以來得到人們由衷的偏愛。
我們才能稱之為玉,亦或成品玉。
然而,未經雕琢的玉,我們稱之為璞玉,需要經過九九八十一道工序加工而成更需要經過巧匠的鬼斧神工,巧奪天工才能彰顯出它的價值。
那,人呢?
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君子與玉比德焉。
說的是作為謙謙君子,如沒有特殊原因,身上應該隨時佩帶一塊玉。實際上,這是在提醒世人,牢記玉的品德,並成為你自已做人的基本準則。
謙謙君子,溫潤如玉。
這是世人對君子的評價,其大意為,君子應該如玉一般的溫潤沉穩,含蓄堅毅,不張揚,卻自顯價值。
然而,世人忘了,女子,卻也有不輸於男子的地方,更莫論後宮爭鬥,那是男子一生一世也理解不了的修行。
身為女子必須熟讀女訓,女戒,更要三從四德,其中包含了,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更要注重德、容、言、工。
為何我看到的就隻有,如花似玉,芊芊玉手,玉蔥等形容女子外表的膚淺詞語,難道人們看到的隻有女子的美貌?難道就連聖人們也隻注重外表?看不到女子的內涵?為何,不能以玉來形容女子的內在?
我不是想表達我的憤青,我隻是想說,幸好我生活在這個有發言權的社會。
好了,言歸正傳。
那麼,什麼樣的美人才能配得上玉這個聖潔的稱謂呢。
是擁有悲天憫人的心腸卻不聖母;亦或自強不息卻不驕縱;或者明辨是非卻不自作多情;即使受盡罵名也會不計前嫌;或許是擁有無上的智慧細水長流般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還是……
但是,人們卻忘了,這榮耀背後的辛酸。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淩波人飄渺,美人淚傾國。
我不知道別人的想法,我隻是想敘述我自己的理解,我隻有一個人,不能滿足所有人的想法。
她的一生,是幸福,還是杯具,由你們來判斷,但我知道,她的決定,是欣喜,無憾的。
也許,有人曾經為你這樣傻傻的付出、等待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