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四人中除了李蓋茨繼續留下來在唐健的身邊,田阿登、巴肥特、朱連傑都已經離開,繼續唐健交給他們的任務。
這一日,唐健正在仔細的看著田阿登送來的新型潛艇的各項海試數據以及與德國專家合作繪製出的無畏艦的草圖。
唐健當初留給田阿登的潛艇草圖是仿製德國20世紀末初期潛艇的草圖,也就是後世聞名的德國U型潛艇。
但是由於現在科學技術條件的限製,田阿登隻是仿製出了類似德國IIA型的U型潛艇,潛艇完工後,一百多名經過嚴格訓練的潛艇兵進行了第一步海試,各方麵海試得出的數據還是讓唐健比較滿意。
唐健將這幾艘潛艇命名為“潛龍”級潛艇,“潛龍”級潛艇海試的數據顯示:“潛龍”級潛艇全長達到了41米,壓力殼達到了28.1米,寬度4.3米,壓力殼4.1米,高度8.7米,吃水深度3.7米,動力是由6缸柴油雙引擎提供,並附帶雙動電力發動機。
“潛龍”級潛艇最大速度水麵10節,水下6.3節,續航能力水麵1500海裏八節航速,水下則是3.5節航速35海裏。
對於隻有45秒的下潛速度唐健並不是很滿意,要知道潛艇下潛的越慢也就意味著越危險,以“潛龍”潛艇的薄薄的裝甲,就算是被普通的魚雷艇上的機關炮咬住也夠嗆的。
潛望鏡的深度可以達到負10米,最重要的是武器裝備,隻有船首有三個533毫米的魚雷發射管,一共隻有5枚魚雷。
對於這種排水量的潛艇,5枚魚雷已經是最大裝載量,還有20-22名的潛艇人員,潛艇內的空間已經擁擠不堪,容不下更多的魚雷。
雖然現在的“潛龍”級潛艇因為科學技術的限製和後世聞名的德國狼群U艇不可比擬,但在這個連聲納雷達都沒有時代,一艘這樣的潛艇簡直可以稱為海上利器,無往而不利。
唐健翻開最後的一本資料,是新的無畏艦的草圖,根據自己留給田阿登的數據草圖和設計概念,加上中德兩國造船專家的研究,一艘新的無畏艦的草圖躍然紙上。
草圖上新無畏艦的特點是采用了“全重型火炮”的概念,而這一概念是唐健從後世的無畏艦中“剽竊”而來,其特征可以概括為:新的無畏艦取消了以往戰列艦上的用於攻擊的第二口徑主炮,裝備了統一型號的單一大口徑主炮,僅保留了用於防禦輕型軍艦的副炮。在提高精度的條件下,數量越多的大口徑火炮進行齊射可以在遠距離海戰中有效的打擊目標。
新無畏艦的主炮炮塔都布置在艦體水平縱向中軸線上,減少或取消舯部的主炮塔,排水量增加到2,5000噸以上,超無畏戰列艦的雛形已然成型。
加上使用了田阿登改進後的高功率蒸汽輪機做動力,使這種新的無畏艦構成了火炮與動力的基本模式,其火炮射程以及航行速度不斷的大幅度提升。
在英國“君權”級這種前無畏戰列艦大量裝備海軍的時候,唐健的北洋艦隊已經擁有了匹敵於“君權”級戰列艦的“龍威”級三聯裝戰列艦,現在英國正在研製“無畏”級戰列艦時,唐健的“超無畏”級戰列艦已經進入了建造的日程。
不知道當帝國列強發現自己拚命建造無畏艦然後裝備全軍的時候,突然發現自己的無畏艦已經落伍會有怎樣的反應?因為在遙遠的東方,一種排水量達到了兩萬噸以上的超無畏戰列艦已經橫空出世!
然而這種無畏艦所需的科技含量更高,對鋼鐵的冶煉水平也更加的嚴格,按照現今大清的造船水平,就算加上田阿登這樣妖孽般的存在在一時之間也無法獨立完成。
幸虧唐健在幾個月前就已經和德國皇帝威廉二世達成了秘密協議,在唐健朝德國輸出新式飛艇技術、三聯裝主炮科技以及安排德國海軍軍官到北洋海軍學習,德國作為代價的是,要派出一百名造船專家支援唐健的輪船招商局,同時,唐健安排1000名高級船工遠赴德國各大造船廠學習,最後,德國還為向唐健的北洋海軍打造兩艘“龍威”級戰列艦。
總體算下來,德國是占了大便宜,僅僅是付出了一百名造船專家,兩艘戰列艦就換取了唐健最新的飛艇、三聯裝主炮的技術,並且幫助唐健生產自製的“龍威”級戰列艦,從中又能夠剽竊無數在實戰中積累的經驗數據,讓1000名高級船工入廠學習對德國來說實在是九牛一毛。